1、城市軌道交通智慧車站系統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應用目錄1建設背景2建設目標3建設內容4建設方案5項目計劃1 建設背景地鐵運營整體方面進博會三站三線1、車站運營的智慧化程度不高1、客運組織調度有待提高2、乘客服務的智慧化程度不高3、設備設施維護的智慧化程度不高2、安保監控指揮有待提高3、應急聯動響應有待提高4、客流疏散組織有待提高2 建設目標三大目標客流實時監測和預測、場館聯動指揮、運營人員精確化管控、三線行車信息實時監視、運營安全集中監視、應急情況下的客流組織及行車組織、超高清應急視頻、智能開關站、三維車站的設備管理智能服務機器人、乘客5 G 體驗區、乘客可視化對講、乘客信息發布乘車引導、乘客自助
2、服務設備、特殊乘客自助服務基于多專業的綜合運維系統、可視移動巡檢巡視(可視手持臺)、A R 單兵排故43 建設內容智慧運營智慧服務智慧維保客流實時監測和預測子系統;運營安全集中監視子系統;行車信息實時監視子系統;應急情況下的客流組織及行車組織子系統;應急移動視頻子系統;運營人員精細化管控子系統;場館聯動指揮;3 D 車站;智能開關站;基于5 G 的通信子系統;大屏及調度臺。乘客5 G 體驗區;智能服務機器人;乘客可視對講;乘客信息發布與乘客引導;乘客自助服務設備;特殊乘客自助服務??梢曇苿友矙z巡視;基于A R 的遠程排故;車輛在線監測子系統;通號在線監測子系統;基于5 G 云網一體化的大數據智
3、慧地鐵應用平臺目錄1建設背景2建設目標3建設內容4建設方案5項目計劃4 建設方案1)基于5 G 云網一體化的大數據智慧地鐵應用平臺建設基于云架構的大數據智慧地鐵應用平臺,在平臺基礎上搭建客流預測、客流組織、行車組織、5 G 應用、智能運維等應用,基于統一的平臺實現智慧運營、智慧服務、智慧維保。應用服務層S a a S客流預測客流組織三線A T S 監視行車組織工作人員定位3 D 車站5 G 體驗區移動P A DC C T V 監視移動視頻智能運維乘客信息發布與引導移動巡檢單兵排故平臺服務層P a a S專有服務信息安全功能安全運維管理公共服務消息總線分布式實時庫歷史數據庫數據智能分析聯動引擎大
4、數據倉庫工控物聯網接口基礎設施層l a a S云管平臺計算硬件資源池存儲網絡資源監控專用設備分配流量監控服務監控基礎網絡N e t w o r k手機信令高清視頻4 G 網絡5 G 網絡光纖網絡邊緣計算一體機節點4 建設方案2)基礎網絡:5 G 網絡覆蓋方案為做好進博會保障服務以及5 G 應用項目支撐,S 市電信計劃在場館周邊徐涇東站、H 火車站、諸光路站3 個車站以及國家會展中心周邊區域,結合5 G 視頻應用方案,建設5 G 網絡覆蓋。玉蘭清苑1 7 號線諸光路S徐涇東0國家會展中心(上海)5 號館商務能原中心上海九星虹橋商務中心2 號線國家會展中心(上海)7 號館恒大中心申路虹橋火車站虹橋
5、2 號航站樓龍湖虹橋天街虹橋商務區公共事務大廈金臣中心0 號虹橋綠谷廣場1.部署計劃:本次計劃在徐涇東站、H 火車站、諸光路站3 個車站布署5 G 覆蓋,涉及2 號線、1 0 號線、1 7號線,其中H 火車站為3 條線路交匯處,徐涇東站連接國家會展中心,諸光路位于1 7 號線上。2.5 G 覆蓋方式:采用新型l a m p s i t e5 G 室分設備p r r u 對站臺站廳進行5 G覆蓋。4 建設方案2)基礎網絡:5 G 網絡覆蓋方案徐涇東站H 火車站諸光路站施工計劃:1、方案確認:需盡快確認R H U B 安裝位置,確認施工方案。(7月4 日現場查勘)2、現場施工安裝:根據到貨情況,7
6、 月下旬開始進場施工,同步線纜布放、p r r u 布放安裝、機房設備安裝等,預計4-5 周完工。3、設備調測入網:預計2 周。4、預計完工時間點:9 月初4 建設方案3)基于云架構的大數據智慧地鐵應用平臺大數據挖掘、清洗、分析、深度學習模型視頻分析各類型的原始數據手機信令清分數據W I F I 嗅探C D B P 實時F E P負載均衡隊列管理D D S總線隊列C B D P機器學習分類模型輸入采集富化轉化數據清洗需要快速索引建立分類模型數據分析挖掘數據存儲資源C B D P 全文檢索庫H a d o o p 分布式文件系統數據檢索分析視覺引擎B D P 機器學習數據挖掘系統行為分析數據采集
7、分類依托卡斯柯C D B P 實時數據庫及D D S 軟總線,應對海量安監數據采集海量日志數據存儲依托既有海量歷史數據數據分析、預測、展現依托卡斯柯專業知識積累,形成軌交專用大數據模型及算法4 建設方案4)客流實時監測與預測子系統方案1、大交通區域化客流監視三線三站客流,場館周邊客流,地面公交、大巴、出租、路網數據土三清死0楊商務能原中心海虹橋站諸光路場館出入館人流徐涇東龍湖虹橋天街虹橋綠地面公交人流虹橋世界中心實現三線三站客流監視、紅框內周邊實時客流監視、與公安、公交系統聯動,進行區域化客流疏散監控及調度。實現方式:地面視頻接入;手機信令;場館出入口數據;路網數據;W I F I 嗅探;A
8、F C 數據。4 建設方案4)客流實時監測與預測子系統方案2、多維度車站實時客流數據監視1 號口4 號口三線三站徐涇東、諸光路、H火車站實時客流監測隨時間實時顯示車站內客流流量、密度、速度、滯留等擁擠客流異常提醒車站運營人員及時通過欄桿、導引等方式緩解擁擠點實現方式:W I F I 嗅探;視頻分析;A F C 數據;手機信令。4 建設方案4)客流實時監測與預測子系統方案3、基于多維數據的大數據分析平臺的客流預測 體驗區的視頻流方案說明 高清攝像頭放置在陸家嘴區域,拍攝的高清視頻通過C P E 經5 G 無線網絡回傳到視頻服務器;體驗區通過C P E 經5 G 網絡下載對端視頻流到本地,乘客可以
9、在展廳屏幕實時觀看陸家嘴風光。方案亮點 5 G 大帶寬保證畫面的流暢,在傳輸過程中保證不卡頓;5 G 低時延保證攝像頭畫面實時更新,不會有延遲;乘客能夠在進博會地鐵體驗區就看到S 市風景,后續可以在其他區域放置高清攝像頭,可以實現不出車站,看遍S 市。4 建設方案1 4)智慧服務:智能服務機器人 智能語音識別,與乘客交談互動,提供基于A l 和5 G 網絡下的高速響應。針對乘客需求,進行機場新聞播報,天氣信息推送,旅游路線推薦和問答,智能化引導乘客。機器人內置攝像頭,通過5 G 網絡實時進行視頻通話,在乘客有需求時精準定位需求并解決。后續可以在機場服務臺等區域地點布置該機器人,通過5 G網絡隨
10、時隨地為游客提供咨詢,引導類服務。演示區設備互動機器人數量15 G C P E14 建設方案1 5)調度臺設置增加操作臺空間主要負責信息數據的收集、分析、研判、傳遞等工作,信息主要包括場館客流,車站客流,現場客流風險點位情況等;運營指揮員2主要負責上傳下達工作指令,內外協調聯絡,與市級保障組、c o c C、軌道公安、消防等溝通聯系。兩位指揮員互為A B 角消防席4 X 3 拼接展沙酸消防增加6 塊屏,3 x 2改為4 x 3一體化操作臺百公安會認桌新增3 個工位交接癥增加兩臺機柜動照配電箱為消防部門人員設立現狀為操作臺工位局促,首屆進博會時臨時設置運營指揮席位和消防席位4 建設方案1 6)大
11、屏設置新增6 塊5 5 寸拼接屏目前方案新增的大屏和既有公安大屏是兩套獨立系統。三站三車站客流線視頻熱力圖(關鍵位置/大客流/應急(徐涇東、諸光路、虹火切換顯事件)示)公安平臺周邊視A T S 信息客流預估頻(同比、環比、(切換)-三站三線(兩站周邊/切換顯外部客流、預警)示)4 建設方案1 7)成效展示:可視化展示子系統內部管理決策支持以影響力為目標,能力/價值/成果對外展示大屏首頁5 G 應用專題展示指揮展示中心中心今日風險關注 重大活動情況(進博會)大風、暴雨市政施工進博會三站一體化態勢進博會整體客流統計客流疏導應急演練 線路客流負荷站點客流排名 站臺實況 應急預案流程說明近期風險趨勢
12、出入口實況閘機實況功館實況地面路線實況 應急預案關鍵崗位/人員實時定位 相關地鐵線路分布 客流波動排名 事故原因 關鍵站點情況 視頻對講及廣播推送 運營影響分析 應急視頻點位 客流疏導預案3 D 呈現風險事件預警/告警分析 流動巡檢點位 實時客流/進站出站 關鍵區域安全健康度排名重保系統運行態勢 相關線路和車站 系統日常監控 事件說明、級別狀態系統災備切換 運營影響情況系統應急搶修 故障原因、影響結果、改進舉措4 建設方案1 8)云網一體化的系統管理云平臺服務P a a S服務層平臺O p e n s t a c kV M W A R EC i t r i x華為F u s i o n S h
13、 p e r eH 3 C l o u d云平臺資源層全方位資資源S a a SC P U內存V P C 網絡塊存儲防火墻負載均衡鏡像帶寬l a a S 層源管理硬件連接物理物理設硬件層端備端到端的運維、運營支持,需要強大的全資源管理(云資源、硬件資源、網絡資源)通過元數據,實現云平臺、硬件、以及網絡連接 高度靈活的管理目錄1建設背景2建設目標3建設內容4建設方案5項目計劃5 項目計劃1)一期建設內容 客流實時監測和預測子系統;運營安全集中監視子系統;行車信息實時監視子系統;應急情況下的客流組織及行車組織子系統;應急移動視頻子系統;運營人員精細化管控子系統;.場館聯動指揮;基于5 G 的通信子系統;大屏及調度臺。.乘客5 G 體驗區;乘客信息發布與乘客引導;.可視移動巡檢巡視;.基于A R 的遠程排故;5 項目計劃2)二期建設內容3 D 車站;智能開關站;乘客5 G 體驗區;乘客自助服務設備;特殊乘客自助服務。多專業綜合運維系統;車輛在線監測子系統;通號在線監測子系統;工務在線監測子系統;供電在線監測子系統。T H A N K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