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啪啪夜福利无码亚洲,亚洲欧美suv精品,欧洲尺码日本尺码专线美国,老狼影院成年女人大片

個人中心
個人中心
添加客服微信
客服
添加客服微信
添加客服微信
關注微信公眾號
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關注微信公眾號
升級會員
升級會員
返回頂部
ImageVerifierCode 換一換

陳巴爾虎旗東烏珠爾蘇木國土空間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公示)(48頁).pdf

  • 資源ID:946700       資源大小:5.29MB        全文頁數:48頁
  • 資源格式:  PDF         下載積分: 20金幣
下載報告請您先登錄!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載后,可能會被瀏覽器默認打開,此種情況可以點擊瀏覽器菜單,保存網頁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載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載,請使用電腦自帶的IE瀏覽器,或者360瀏覽器、谷歌瀏覽器下載即可。
4、本站資源下載后的文檔和圖紙-無水印,預覽文檔經過壓縮,下載后原文更清晰。
5、試題試卷類文檔,如果標題沒有明確說明有答案則都視為沒有答案,請知曉。

陳巴爾虎旗東烏珠爾蘇木國土空間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公示)(48頁).pdf

1、陳巴爾虎旗東烏珠爾蘇木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 年)草案公示東烏珠爾蘇木人民政府2024 年 6 月目錄前 言.3第一章 總 則.4第二章 現狀情況.6第三章 總體定位.8第四章 國土空間格局與結構.9第五章 城鄉融合發展.13第六章 鄉集鎮規劃.26第七章 綜合支撐體系.35第八章 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40第九章 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42第十章 近期規劃.44第十一章 規劃傳導與實施.46前 言國土空間規劃是國家空間發展的指南、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藍圖,是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的基本依據。是由東烏珠爾蘇木政府組織編制陳巴爾虎旗東烏珠爾蘇木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 年),蘇木國土空

2、間規劃是對上位規劃要求的細化落實,是對蘇木域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作出的綜合部署和具體安排,是空間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有效手段,是編制詳細規劃和嘎查規劃的基本依據。第一章 總 則一、指導思想根據內蒙古自然資源廳 2022 年工作要點(內自然資發202235 號)文件要求,認真抓好落實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支持體系,完成旗縣和鄉鎮國土國土空間規劃編制。依據內蒙古自治區蘇木鄉鎮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導則(試行)(征求意見稿),以自然資源保護為基礎,以滿足人與社會的發展需求為導向,從外延擴張向內涵提質轉型,從粗放式增長走向精明發展。從開發建設導向轉向生態優先和底線

3、約束思維,把生態安全、糧食安全、環境安全、經濟安全等擺在優先位置,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生命共同體”理念,保護生態屏障,構建生態廊道和生態網絡,推進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在生態環境可承載范圍內有序推進資源保護與開發。堅持“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二、規劃原則城鄉融合,優化布局。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科學布局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生態空間,統籌優化城鄉空間和資源配置,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建立全要素全方位一體化的空間保護開發利用秩序。生態優先、綠色低碳。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生態文明思想與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低碳減碳的基本方針,落實三區三線,嚴控增量、盤活存量,促進城

4、鎮發展由外延擴張向內涵提升轉變,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以人為本、提升品質。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新型城鎮化道路,科學布局生態空間、生產空間、生活空間,盤活鄉鎮空間與產業資源,提升人居環境品質,改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服務能力與水平,推動城鄉融合高質量發展。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深入挖掘地理區位、資源稟賦、歷史文化和特色產業等特征,突出地域特色,傳承地域文化。上下結合,強化實施。落實上位規劃下達的核心指標,并將指標分解至嘎查。強化規劃實施時序,提出分階段調控要求,確保近期項目可實施可管控,同時為后續發展預留條件,確保鄉鎮規劃可實施、城鄉發展可持續。公眾參與,共享開放。堅持開門編規劃,廣

5、泛征求公眾意見,保障公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加強部門協調溝通,建立上下聯動機制,提升規劃操作性,確保規劃能用、管用、好用。三、規劃范圍和層次本次規劃分為蘇木域和鄉集鎮兩個層次。其中:蘇木域:為東烏珠爾蘇木行政轄區內全部國土空間,西臨西烏珠爾蘇木,南到呼和諾爾鎮,北至額爾古納河,東到巴彥哈達蘇木,總面積為 198498.78 公頃;鄉集鎮:為東烏珠爾蘇木政府所在地,西和北到國道 301,東到公路養護站,南到防洪大壩。規劃范圍為 201.62 公頃。四、規劃期限東烏珠爾蘇木國土空間規劃的期限與旗縣級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期限保持一致為 2021-2035 年,基期年為 2020 年,近期目標年為

6、2025 年,遠期目標年為 2035 年,遠期展望至2050 年。第二章 現狀情況一、地理位置東烏珠爾蘇木位于陳巴爾虎旗西北部,距離旗所在地巴彥庫仁鎮 35 公里,南臨呼和諾爾鎮,東與巴彥哈達蘇木連接,西與西烏珠爾蘇木接壤,北以額爾古納河與俄羅斯普里阿爾貢斯克區為界。域內交通相對便利,東烏珠爾蘇木有 301 國道經過境內,通過鄉道 317 與呼和諾爾鎮相通。二、行政區劃與人口東烏珠爾蘇木下轄 4 個牧業嘎查和 1 個社區。4 個牧業嘎查分別為海拉圖嘎查、額爾敦烏拉嘎查、白音烏拉嘎查、查干諾爾嘎查。及一個社區呼德社區。2020 年底全鎮人口規模為 1258 人,總戶數 540 戶。三、自然地理特

7、征1、地形、地貌東烏珠爾蘇木地處平原丘陵沙丘地帶,地勢東高西低,地貌以平原、丘陵及穩定的沙丘帶為主,屬典型呼倫貝爾草原地帶。一般海拔 650700 米。最高點位于額爾敦烏拉嘎查薩力黑圖,海拔 846 米。2、氣象東烏珠爾蘇木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其特點是夏季溫和短促、冬季寒冷漫長。多年平均氣溫-2.6,無霜期年平均 120 天,10以上有效積溫 18002000。年平均降水量340 毫米,集中于 69 月份,占全年降水量的 82.8%。3、水文東烏珠爾蘇木境內主要河流有海拉爾河和額爾古納河,海拉爾河境內流域面積0.88萬畝,額爾古納河流域面積0.51萬畝。境內共有 20 個大小湖泊。4、土壤東

8、烏珠爾蘇木土壤類型主要以草甸土、砂土和栗鈣土為主。5、植被東烏珠爾蘇木的植被類型主要草原植被,貝加爾針茅草及小葉錦雞兒、羊草、日陰營、糙隱子及大針茅、叢生禾草等。沙丘帶有稀疏的群團狀的河柳、黃柳、紅柳查巴嘎等灌木。另有樟子松、楊樹、榆樹等。食用植物有越橘、黃花菜、野韭菜、紅豆等。藥用植物有防風、芍藥黃芩、柴胡等。食用菌類有白磨、花臉磨、松磨等。第三章 總體定位東烏珠爾蘇木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打造牧區特色產業化小鎮。奶業小鎮、生態旅游型小鎮。一、規劃目標2025 年,落實陳巴爾虎旗特色蘇木鎮戰略目標,強化東烏珠爾蘇木奶制品加工工藝,創新“綠色+”和“特色+”的發展模式引導鄉村振興。203

9、5 年,打造牧區特色奶業小鎮。以良好的區位交通優勢為支撐,凸顯東烏珠爾蘇木在呼倫貝爾市旅游格局中的定位,推進東烏珠爾蘇木公共服務中心建設,促進旅游產業和社區建設融合發展,加快推進傳統奶制品創業園建設,將東烏珠爾蘇木打造成為奶制品旅游小鎮。2050 年,全面實現綠色宜居生態小鎮。深化綠色發展,大力推進生態產業化發展,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修復,改善和提升生態環境水平,提升城鄉環境品質,成為綠色生態、美麗和諧的宜居城市。實現魅力東烏珠爾。第四章 國土空間格局與結構一、總體格局根據東烏珠爾蘇木自然地理格局,以“核心引領、中心帶動、節點支撐”的發展思路為指導,以資源環境承載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評價為基礎

10、,構建“一水兩區,一心多點”的國土空間總體格局。“二水”指海拉爾河、額爾古納河。海拉爾河,夏雨冬雪兼補的河流。源于大興安嶺西側吉勒老奇山西坡,全長1430 多公里。流域面積 5.45 萬平方公里。海拉爾河兩岸森林、草原、煤炭等資源豐富,土質肥沃,具有發展林牧農業及木材、能源工業的巨大潛力。額爾古納河長達 970 公里,擁有很多支流,河流兩岸濕地資源豐富,孕育多放水土與人。“兩區”北部草甸草原發展區和南部草原風情旅游片區。北部草甸草原發展區是東烏珠爾蘇木重要的畜牧發展區,也是重要的生態保護區域。南部草原風情旅游片區應堅持生態保護與修復,強化以草定畜和草畜平衡,重點建設肉牛、肉羊綠色畜牧業生產基地

11、。“一心”東烏珠爾蘇木鄉集鎮。應加強產業與人口集聚,推動用地集中集約布局,強化高質量發展,強化各項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促進鄉村振興的引領作用。“多點”指鎮域內分布的各嘎查。是東烏珠爾蘇木實施鄉村振興的重要節點,推動各嘎查提升公共服務供給水平,完善基礎設施,實現魅力東烏珠爾的目標。總體格局圖二、三條控制線1、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按照現狀耕地應劃盡劃、應保盡保的原則,優先確定耕地保護目標,將可長期穩定利用的耕地優先劃入永久基本農田實行特殊保護,將“三區三線”劃定的耕地保護目標和永久基本農田落實到國土空間規劃中。2、落實“三區三線”劃定,提升區域生態環境品質,生態保護紅線是保障和維護國家生態安

12、全的底線和生命線,一經劃定,必須嚴格保護和監管。控制線規劃圖三、其他控制線1、基本草原為合理利用草原資源,實現草原保護與經濟建設協調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內蒙古自治區基本草原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劃定基本草原不低于本地區劃定面積。2、文物保護控制線落實上位規劃劃定文物保護控制線。3、洪澇風險控制線銜接河湖管理范圍劃定成果,結合雨洪淹沒風險區分析,因地制宜開展洪澇風險控制線劃定工作,落實上位規劃劃定洪澇風險控制線。四、主體功能區落實上位規劃鎮級主體功能區規劃,東烏珠爾蘇木為陳巴爾虎旗重點生態功能蘇木。第五章 城鄉融合發展一、人口與城鎮化至 2025 年,鎮域常住人口 1233 人,城鎮化

13、率 62.43%,;至 2035 年,鎮域常住人口 1184 人,城鎮化率 72.93%。二、鎮村體系結合鄉村振興戰略要求,綜合考慮人口與用地集聚規模、經濟地位和服務職能等,將鎮域鎮村體系分為鄉集鎮中心嘎查基層嘎查三個等級結構。鎮村名稱人口規模(人)鎮村等級職能類型主要行業特色東烏珠爾3000鄉集鎮特色型畜產品養殖、奶制品加工業、商貿服務業、旅游業呼德社區500中心嘎查綜合型商貿服務業、旅游業查干諾爾嘎查500中心嘎查綠色牧業型旅游業、飼草業、額爾敦烏拉嘎查300基層嘎查綠色牧業型肉羊、肉牛、馬產業白音烏拉嘎查300基層嘎查其他一般型畜產品養殖海拉圖嘎查300基層嘎查其他一般型畜產品養殖、飼草

14、業、旅游業三、嘎查分類根據村莊布局規劃劃定查干諾爾嘎查、額爾敦烏拉嘎查、白音烏拉嘎查、海拉圖嘎查都為特色保護類。四、產業發展與布局1、工業控制線劃定在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外劃定工業用地控制線,旨在強化工業用地紅線剛性約束,保障工業發展空間;加強規劃引領,優化產業空間布局,落實上位規劃劃定面積。2、產業空間優化布局綜合考慮東烏珠爾蘇木未來發展的影響因素,結合現狀發展情況,規劃形成“一心、一軸、三區、多基地”的產業格局。一心為:規劃將鄉集鎮建設成為綜合服務中心。一軸為:沿國道 301 的產業經濟發展軸。三片區為:分別為牧業發展區,主要為海拉圖嘎查、額爾敦烏拉嘎查、巴彥烏拉嘎查,重點發展畜牧業

15、;南部旅游發展片區,主要依托鄉集鎮重點發展特色觀光旅游和生態牧區旅游北部中俄邊境旅游發展區,主要依托規劃旅游驛站,形成景觀道休閑節點。多基地:結合各嘎查自身產業情況及未來發展重點,形成家庭牧戶游、集約化畜禽養殖和飼草培育等多個農牧業生產基地。產業布局規劃1、產業發展定位以東烏珠爾蘇木悠久的畜牧業生產歷史為產業基礎,重點發展現代牧業、以傳統奶制品為特色,以休閑旅游業為支撐,形成現代牧業綜合體。2、產業發展目標突出抓好經濟結構調整和優化,鞏固發展第一產業,優先發展現代牧業,加快發展第二產業,積極促進第三產業和旅游業發展。1.第一產業積極發展現代牧業,鞏固牧業的基礎地位,以提高牧業生產有效供給,牧業

16、經濟效益和牧民增收為中心,促進牧業產業化。在鎮域范圍內主要推動查干諾爾、白音烏拉嘎查奶牛肉牛智能化養殖基地,查干諾爾嘎查智能化舍飼棚圈。盤活灌溉一體化飼料基地,保障飼草供應。2.第二產業一是依托現有傳統奶制品創業園,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革新,全力提升產業水平和達產能力,并努力發展推廣“黨支部+合作社+電商”發展模式,帶動奶制品小作坊和奶戶合作化經營,積極創建奶制品區域品牌,目標成為自治區優質乳食品的主要供應基地之一。3.第三產業第三產業具有勞動密集型特征且最具吸納勞動力潛能,切實制定各種政策,鼓勵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興辦第三產業。充分利用東烏珠爾蘇木區位交通與資源優勢,以旅游業帶動第三產業

17、的發展,積極培育商業服務、文化娛樂、休閑旅游等,增強東烏珠爾蘇木的服務功能,增強呼德社區生態民宿產業。4.產業體系構建構建“1+2+N”產業體系“1”以黨建為引領,依托社區黨支部搭建的 1 個產業發展平臺“2”以“牧旅融合”+“文旅融合”模式發展;“N”以“N 個產業”+“N 種共享方式”,通過培育壯大 N 個產業和新型經營主體。5.旅游規劃旅游發展目標:以體驗觀光為主題,對東烏珠爾奶傳統制品加工工藝進行觀光體驗,利用草原風光資源,以牧區牧民生產生活為主要載體,參與牧民生產活動,體驗牧民生活,為旅游者提供別具一格的觀光、娛樂、住宿、餐飲、購物等旅游服務。游客在這里品味大草原風光,感受地理人文,

18、尋找回歸自然的感覺。旅游功能結構:規劃形成“一軸、一園、多點”旅游功能結構。其中“一軸”為一條精品旅游游線,即國道 301 游線:依托交通優勢形成旅游路線多蘇木旅游經濟發展;“一園”為奶制品產業園。良好的自然資源和品種優勢,以高端液態奶、優質干乳制品和各類奶制品為主導方向。展示奶制品加工工藝,讓游客參觀奶制品的生成過程。“多點”(1)胡列也吐旅游驛站:地域遼闊,風光旖旎,水草豐美,3000 多條縱橫交錯的河流,500 多個星羅棋布的湖泊,組成了一幅絢麗的畫卷(2)海拉圖驛站,金界壕:體驗百年文化的歷史建筑。(3)白銀烏拉驛站,草原游牧人家:以品質較優越的游牧人家為重點,鼓勵其提高文化素材收集、

19、展示工作。五、歷史文化保護1、文物保護原則1.貫徹科學保護,合理利用的原則。既要做好已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文物古跡的保護,也要重視其他尚未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但是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文物古跡的保護。2.文物保護要做到盡可能維持文物的原貌與格局,保護范圍內的建設必須有利于文物保護下進行,建設控制地帶要充分考慮與文物保護單位的周邊環境協調。3.應認真考慮全局與局部,重點與一般,近期與遠期的關系。文物保護單位可以加以保護性利用,凡有條件開放的力求盡快開放,一時無法開放的先做好保護工作并積極創造條件逐步開放。2、文物保護范圍劃定文物保護單位的保護范圍分為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兩個等級。保護范圍為

20、已經公布批準的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其本身和其組成部分的四至界線;建設控制地帶指為了保護文物本身的風貌和環境完整性、安全性所必須控制的周圍地段。東烏珠爾蘇木共有不可移動文物 72 處歷史文化保護規劃圖六、特色風貌塑造1、蘇木域風貌塑造景觀風貌設計目標東烏珠爾蘇木城鎮景觀形象定位“草原之鎮、生態之鎮”。草原之鎮以草原為背景;生態之鎮營造城鎮綠化,保留原生態景觀的城鎮。東烏珠爾蘇木鎮域景觀風貌按其歷史特征和自然特征將鎮域劃分為城鎮建設風貌區、村莊風貌區、草原風貌區、濱水濕地風貌區、沙地風貌區。在規劃中要充分利用山林、河湖、濕地和旅游休閑設施等,提高東烏珠爾蘇木的生態環境適宜性。以人為本,創造富有地域文化

21、特色和人情味的鎮村交往活動空間,塑造東烏珠爾蘇木作為環境優美的“綠色、和諧、生態”小鎮的環境特征。突破東烏珠爾蘇木既有的面貌傳統印象,結合自身優勢資源,打造工業倉儲、商貿物流、旅游服務、生態、文化、產業等不同功能和空間形態的空間特色,賦予當地鮮明的地方特征,創建城鎮品牌,展現城鎮新風貌。景觀風貌設計原則1.生態優先原則。在維持生態平衡、保護自然環境的基礎上,因地制宜結合自然景觀要素的優勢,保持生態系統的完整性與延續性,在環境可承載的前提下進行鎮域空間的景觀風貌設計。2.以人為本原則。在尊重自然、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以人生活、生產的便捷性與舒適性為出發點,融入人文要素,提高人們歸屬感與認同感,

22、塑造尺度宜人、環境優美的鎮村景觀風貌。3.整體性原則。將鎮村景觀風貌作為一個系統,從人文環境、地域特色、規劃形態、設計風格等多方面考慮,合理安排布局,注重空間的協調性,反應整個城鎮的整體形象與特征。4.文化特性原則。文化內涵是景觀風貌的命脈,景觀風貌設計要保護與傳承文化內涵,延續與發展鎮村傳統元素,因地制宜將城鎮形象與人文景觀、地域特色相結合,構筑獨特的、可識別的、具有內涵的鎮村風貌。整體構思1.融入山水空間、協調村鎮格局 保護好山體綠脈,梳理好河流水系,通過規劃手段使村鎮綠地、水系等生態結構的板塊與廊道網絡化、系統化。2.從總體層面確定東烏珠爾蘇木整體景觀框架,確定東烏珠爾蘇木景觀風貌體系和

23、景觀要素控制,強化東烏珠爾蘇木城市景觀特征;通過對東烏珠爾蘇木景觀要素的控制,提高東烏珠爾蘇木空間的環境品質和生活質量,促進東烏珠爾蘇木經濟與社會的和諧發展,塑造東烏珠爾蘇木獨有的城市景觀形象。3.立足地域特色、營造村鎮意向梳理村鎮“道路、邊界、區域、節點、標志”五種環境意向要素,結合村鎮 自然生態景觀系統,考慮文化景觀展示,塑造可意向、易產生獨特印象的村鎮空間環境。景觀風貌結構設計通過對東烏珠爾蘇木自然條件、歷史人文現狀的調研與解析,對未來城鎮發展規劃的解讀,規劃東烏珠爾蘇木景觀風貌結構為:“兩軸一心展三區、多脈多點相聯嵌”。2、鄉集鎮風貌引導1、鄉集鎮綠地景觀風貌引導根據東烏珠爾蘇木的發展

24、現狀及自身景觀特點,規劃形成“兩軸交錯、一面滲透”的整體景觀風貌。“兩軸交錯”即橫向的中央街和縱向的過境公路一條主干道互相交錯,以過境公路兩側連續的防護綠帶,配合休閑廣場、綜合性公園、街頭綠地以及道路兩側的商業、服務業、金融業等構成橫縱交錯的兩條景觀主軸線。“一面滲透”即:鄉集鎮南側橫貫東西的一條生態公園景觀帶,它既豐富了鄉集鎮的背景,又改善了村鎮小氣候,是居民休閑觀光的好去處。2、鄉集鎮建筑風貌控制引導1.控制原則尊重小鎮原有格局,盤活土地存量,避免大拆大建;控制建筑體量,保持小鎮適宜尺度傳承地域文化,彰顯當地特色;注重優美天際輪廓線的塑造。2.建筑風貌分區控制及引導建筑形態:考慮傳統空間肌

25、理格局的延續。商業建筑可以群體組合為主,結合軸線進行組織;注重各體塊間的協調,建筑形體變化豐富,體量不宜過大。建筑風格:該區建筑風貌要進行嚴格控制,建筑風格以傳統建筑為主,同時融入地方特色,形成簡約、實用,但又富有文化底蘊的建筑風格。建筑高度:建筑高度控制在 12 米以下。開發強度:容積率控制在 1.0 以下。建筑材料:建議以磚、石材、混凝土、紅瓦等材料為主要建筑材料,注意傳統材料砌筑工藝的運用和材料質感、肌理的處理。部分商業建筑可適當采用質感涂料以及可塑性強、有現代感和光澤的金屬為建筑材料。建筑色彩:延續現狀城鎮色彩。以中低明度淡彩色灰色系、中低明度土黃色系,如白色、冷灰色、土黃色為主,輔以

26、適量紅色、桔紅暖色。3.現代風貌區控制及引導該區由綜合風貌區與居住風貌區組成,規劃將該區打造成以公共服務、居住為主的、展現宜居現代小城鎮特色的現代風貌區。建筑形態:行政辦公和商業建筑可以群體組合為主,結合軸線進行組織;注重各體塊間的協調,一般性建筑形體簡潔,重點建筑形體變化豐富。建筑風格:追求傳統地域風格與現代建筑風貌的統一,在細節處理中引用傳統建筑符號。建筑高度:由于該區處于鎮中心地帶,用地性質主要為居住用地、公共設施和商住綜合用地,可適當加大開發強度,建筑高度控制在 18 米以下,以形成豐富的天際輪廓。開發強度:容積率控制在 1.0-2.0。建筑材料:以磚、混凝土等為主要建筑材料,注意材料

27、質感、肌理的處理。建筑色彩:居住類建筑以暖色系為主,包括暖灰色、灰白色;商貿類建筑立面較為多樣,色調略為活潑,在淺灰色調基礎上綴以鮮艷的色彩與裝飾;文化教育類建筑以灰白淺色系色調為主,充分體現時代特征與當地文化內涵;4.特色產業風貌區控制及引導該風貌區由工業風貌區組成,主要位于城鎮的北部。建筑形態:形象應簡潔、大方,體現產業特色。建筑風格:以現代簡介風格為主,并與現有建筑相協調,體現地方特色。建筑高度:建筑高度控制在 24 米以下。開發強度:容積率控制在 2.0-2.5。建筑材料:以磚、石材、灰瓦等傳統材料為主要建筑材料,注意傳統材料砌筑工藝的運用。建筑色彩:工業類建筑立面色調以白色和灰黃色系

28、為主,體現簡潔的環境氛圍。根據城鎮規模、建設現狀、發展潛力,和城鎮框架以及用地發展適宜性,綜合城鎮主導風向和綜合交通、生態及空間景觀等多方面因素,規劃用地布局結構形成“三軸、五區”的空間結構形式。“三軸”即以鄉集鎮內三條主要街道為城鎮的三條主要發展軸,是當地的主要發展軸線和重點打造的三條主要道路。這兩條軸線推進城鎮空間序列的逐步展開,緊密聯系城鎮各個功能片區。通過標志性的公共設施和街景綠化的布置,構筑城鎮主要街景。“四區”分別指居住生活區、綜合服務區、商業商務區、物流倉儲區四個規劃分區。“一園區”分別指傳統奶制品加工園區。傳統奶制品加工園區:在城鎮北側、G301 公路以南、縣道 317 東側,

29、規劃園區主要以乳制品生產為主。第六章 鄉集鎮規劃一、城鎮發展方向城鎮建設用地發展方向主要由用地建設條件、交通條件、經濟發展和土地利用政策等因素決定。東烏珠爾蘇木鄉集鎮位于海拉爾河北岸,因此鄉集鎮南側受河流及其河岸陡坎的影響較大,鎮南建有防護堤壩,鎮北、鎮西為 G301 路線,鄉集鎮東側公路以南地形相對平坦。本次規劃本著集約利用土地,因地制宜的原則,城鎮生活區在現狀建成區的基礎上進行用地整合,城鎮產業用地向東及北發展,并在 G301 以北發展集約化養殖區,擴大集約化養殖規模。二、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堅持宜居便利、均衡發展,按“15 分鐘、5-10 分鐘”兩個層級,配置滿足居民日常生活所需的健康管理、

30、為老服務、終身教育、文化活動、體育健身、商業服務、行政管理和其它設施。1、行政管理設施現狀行政管理設施主要集中政府、派出所等,規劃考慮城鎮今后發展情況,在現狀行政管理設施的基礎上,向東延伸,配置完善的行政管理部門,形成鎮的集中辦行政管理區。2、教育設施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推進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發展。規劃保留并翻新幼兒園 1 所,服務半徑 300 米。3、文化設施規劃保留現有文化館,完善文化設施。綜合設置有書刊閱覽室、多功能文化活動室、信息資源共享室、娛樂室、培訓室及室外文化活動廣場。室外文化廣場面積不低于 800 平方米。規劃期末,文化設施用地一處。4、體育設施全面提升群眾體育設施均等化服務水

31、平,滿足多樣化的公共體育設施發展需求。建設多功能綜合健身場地,配備室內體育設施和小型室外健身場地。至 2035 年,體育用地三處。5、醫療衛生用地鎮內現有衛生院一處,屬于一等乙類衛生院,現有工作人員 18 人,床位數 10床。規劃將保留現有衛生院并將擴建衛生院的用地和設施規模,提高現有醫療設施和醫療人員技術水平。6、社會福利用地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的提高和青壯年人口的外出,城鎮老齡人口比例逐漸增加,為了滿足老年型社會化趨勢的需要,配備較為完善的養老設施。7、道路規劃規劃盡量利用鄉集鎮所在地現有道路發展肌理,根據自然條件和規劃布局特點,道路網呈方格網的發展形式,形成“四橫、四縱”的主要干路結構,其

32、中四橫分指中央街、北一街、北二街、北三街,四縱分別居民路、縣道 317、東一路、光明路。道路等級及道路建設要求,根據鎮規劃標準以及東烏珠爾蘇木城鎮現狀條件發用地布局情況,本次規劃城鎮道路級別為:主干道和次干路及支路三個等級。根據國標 鎮 規 劃 標準,并考慮交通發展需求,道路紅線留有一定余地。規劃道路紅線寬度:主干路按18 米控制,次干路按 12 米,支路為 10 米。道路橫斷面形式均采用一塊形式。1.停車場規劃結合商業服務用地在鄉集鎮北側規劃公共停車場和招呼站。2、加油站規劃根據城鎮公共加油站服務半徑 0.91.2 公里布置要求,規劃在鄉集鎮北側對外交通方向新建一處加油站。三、公用設施規劃1

33、、給水規劃:規劃城鎮遠期供水水源選擇在鄉集鎮中心。養殖區的供水水源采用自備水井供水。2、排水規劃:規劃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體制,規劃在鄉集鎮東南側約 1.5 公里處新建一污水處理設施,污水通過、污水處理設施統一處理。3、供熱規劃:規劃到 2035 年基本實現集中供熱,供熱普及率達到 90%以上。集中供熱鍋爐房設置規劃在鄉集鎮東北側,集中供熱負荷達到80.54MW。4、燃氣規劃:規劃氣源近期遠期均采用液化石油氣通過壓縮天然氣罐車運至燃氣儲配站。規劃位于鄉集鎮東北部新建燃氣儲配站。5、電力規劃:規劃保留 35KV 變電站作為鄉集鎮供電電源。6、通信規劃:規劃結合快遞、物流業的發展,在電信營業所新建郵

34、政代辦點,完善當地業務水平,提高服務質量,發展現代郵政服務體系,實現郵政業務與旗縣接軌。實現 5G網絡鎮域全覆蓋。7、環衛設施:規劃期末鄉集鎮需設置 1 座小型垃圾轉運站,其外型建設應注意與周圍環境相協調,在鄉集鎮東南側 1500m 處的區域現有一座垃圾填埋場,用封閉的裝運車把鄉集鎮垃圾送至該處,利用衛生填埋法對垃圾進行綜合處理,使鄉集鎮2035年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 100%。規劃在鄉集鎮建設5座公共廁所。四、防災減災規劃1、防洪規劃:根據防洪標準,東烏珠爾蘇木人口規模小于 20 萬人,按 20年一遇洪水設防。2、抗震防災規劃:依據國家標準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 的規定,東烏珠爾蘇木區地震

35、動峰值加速度為0.05g,抗震設防烈度為 VI 度。規劃兩處廣場為防災避難場所。3、消防規劃:規劃在呼和諾爾鎮新建一處消防站,建設標準為普通三級消防站,負責陳巴爾虎旗西南片區的防火任務。東烏珠爾蘇木主要通過消防水鶴進行消防任務。4、人防規劃;依據上位規劃,一般蘇木設立各類人防工程,建設標準按照戰時留城人口按 1.5 平方米/人,則鄉集鎮人防工事總面積應達到 1572 平方米。五、綠地開敞空間1、公共綠地在東烏珠爾蘇木區布置城鎮公園一個,為“文化公園”,整體營造積極向上的人文氛圍。2、街頭綠地(帶)規劃在東烏珠爾蘇木中央街、光明路機動車道與慢行道處設 5-10 米寬的綠化隔離帶,沿路種植行道樹,

36、起到美化環境,減弱噪音的作用。3、居住片區綠地規劃在各居住片區建設適當布置公共綠地。4、專用地綠地機關、學校綠化:機關、學校綠化適當布置觀賞性強的花卉和高大喬木,修建主景突出的花壇、花帶、林蔭道、綠地等,綠地率達到 35%以上。醫院綠化:盡量多植一些殺菌力強且有觀賞價值的花草樹木,并開辟出專門的休息綠地,綠地率達到 35%以上。5、防護綠地規劃在工業及縣道 317 周邊、市政公用設施用地周邊、及高壓走廊布置 1050米寬的防護綠地,以此加強對環境的保護。6、廣場用地鄉集鎮共規劃兩處廣場,一處是位于中央街南側,用于鄉集鎮居民的休閑廣場,占地面積 1.52 公頃(22.8 畝);另一處位于鄉集鎮鎮

37、西側居住片區中心,主要是通過景觀雕塑與綠化、小品、運動器材等構筑物打造城鎮居民休閑運動場所。六、四線管控1、黃線黃線范圍。規劃將鄉集鎮內重要污水處理、變電站、燃氣儲配站區域供熱鍋爐房等市政設施納入黃線管理范圍,移動、聯通、電信基站、廣播電視臺等通信設施,以及其它對城鎮發展有影響的基礎設施納入城市黃線管控。管控要求。城市黃線范圍內,嚴格按照城市黃線管理辦法以及相關法律、法規、規范進行規劃建設管理。2、綠線綠線范圍。規劃和建成的城鎮各類公園、廣場用地、小游園等公園綠地,規劃和建成的城鎮綠化隔離帶、防護綠地納入城市綠線管控。按照人均公園綠地標準,在詳細規劃層級逐級劃定城市綠線。鄉集鎮包括文化廣場、小

38、區廣場,小游園,以及防護綠地。管控要求。城市綠線范圍內,嚴格按照城市綠線管理辦法、城市綠線規劃建設指標的規定、公園設計規范以及相關法律、法規、規范進行規劃建設管理。第七章 綜合支撐體系一、綜合交通1、公路規劃:規劃升級 G301,道路等級為二級公路。升級縣道 317 公路,建設向南通往國道 332 的四級公路,鄉集鎮通往各嘎查公路為四級公路。2、汽車客運站:規劃期內,結合當地群眾習慣與需要,在東烏珠爾蘇木區北側規劃汽車客運站為四級站,滿足對外聯系和中轉要求,完善車站設施。依據內蒙古自治區關于加快推進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的實施方案,完善公路服務區充電樁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公路服務區充電基礎

39、設施建設,力爭實現域內高速公路服務區和 301 國道公路服務區、旅游驛站能夠提供基本充電服務。3、加油站:規劃期內鎮域共設置 1 處加油站,位于 X317與新建 G301 交叉口處。并布置防護綠地與其他建設用地隔離。二、公共服務設施規劃公共服務設施規劃以“鄉鎮層級、村/組層級”兩級體系進行配置。1、行政管理:城鄉集鎮內整合擴建東烏珠爾蘇木鎮政府用地及社區服務中心用地。各中心村、基層村設置黨群服務中心。鎮域共設置 1 個鎮政府、1個社區(呼德社區)和 4 個黨群服務中心,形成鎮政府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三級結構。2、教育設施:整合全鎮教育資源,規劃重點建設東烏珠爾蘇木幼兒園。3、醫療衛生設施:公共衛生

40、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城鎮醫療服務和應急體系,規劃重點建設鄉集鎮中心衛生院,更新醫療設施。規劃在各個嘎查設村級標準衛生室,配備必要的醫護人員、醫療設施、救護用品和藥品;在人口居住較為分散的嘎查充分利用“草原 120”巡回流動醫療車,為牧民送醫送藥,滿足牧民基本醫療需求。4、文化設施:加強公共文化事業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文化網絡。規劃東烏珠爾蘇木鄉集鎮建設圖書館、文化活動中心等文化設施。規劃在各個嘎查和生態移民小區設置文化活動室,面積不少于 200 平方米。根據需求設置草原書屋。分散型嘎查配置流動文化設施。5、體育設施:鄉集鎮體育廣場主要結合綠地公園進行合理布置,各嘎查和移民小區體育廣場用地主要結合各

41、嘎查黨群服務中心或社區建設進行配套。6、社會福利設施:規劃在東烏珠爾蘇木區建設養老院或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滿足鎮域及周邊地區的養老需求。各嘎查根據實際需要建設村級幸福院或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7、商業服務設施:在鄉集鎮設置菜市場、集貿市場、郵政營業場所、農業服務中心等商業服務設施。在各嘎查設置便民超市、物流配送點等商業服務設施。三、市政公用設施1、給水工程規劃:規劃新建東烏珠爾蘇木區集中供水廠,位于鎮區中部,提高日供水能力。2、排水工程規劃:鄉集鎮實行雨污分流制,并在鄉集鎮規劃新建一座污水處理廠。對于鎮域范圍內的工業污水必須經過處理,達到排放標準后才能排放。3、供熱工程規劃:鎮區實現集中供熱,規

42、劃一處集中供熱,嘎查采用電采暖供熱方式。4、燃氣工程規劃:規劃新建鎮區瓶裝液化石油氣站。規劃各嘎查燃氣采用瓶裝液化石油氣。5、電力工程規劃:加強城鎮電網改造,東烏珠爾變電站進線電壓等級為 35kv,出線電壓等級為 10kv。各嘎查集中居民點應建設開閉所。6、通信工程規劃:建立滿足各種業務需求的、具有全國先進水平的電信網絡,推進網絡的光纖化、數字化、寬帶化和智能化。實現網絡的全面覆蓋,有線電視網建成和滿足圖像、語音、數據等多媒體業務的寬帶化、網絡化、數字化的綜合信息網絡。7、環衛工程規劃:在鄉集鎮規劃新建一座垃圾處理場,各嘎查集中居民點設垃圾收集點。鎮域范圍內垃圾集中收集后運往鄉集鎮生活垃圾焚燒

43、發電站集中處理。四、安全韌性與防災減災1、防震減災規劃:依據國家標準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的規定東烏珠爾蘇木域大部分地區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05g,抗震設防烈度為 VI 度。規劃主要縣道 317、G10、國道 301、332等對外交通線路為抗震疏散通道。2、防洪規劃:東烏珠爾蘇木域內的主要河流有海拉爾河,本次規劃確定鄉集鎮按 20 年一遇進行設防。3、消防規劃:規劃鄉集鎮新建普通消防水鶴一處。各嘎查成立義務志愿消防隊,義務消防隊負責撲救和協助安全消防部隊撲救本嘎查發生的各類火災,并幫助受災村民進行疏散救援。4、應急救援體系:建立完善的公共安全保障體系和綜合應急救援體系。成立東烏珠爾蘇木綜合安全

44、防災指揮中心,設在鎮人民政府。建立應急救援管理體制,逐步健全城鎮安全應急聯動系統。建立自然災害預警機制,加強突發性災害預警應急響應體系建設,增強防災避災能力。第八章 國土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一、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修復1、水域濕地修復:形成穩定的流域生態系統,濕地生態功能得到充分發揮。以控制污染、水生態修復為主,兼顧防洪能力、水景觀提升,科學制定流域綜合治理近遠期工程與非工程措施,推動流域水生態功能修復和水環境質量改善。重點實施海拉爾河流域修復工程。2、森林草原修復:在規劃期內加強森林資源保護,努力擴大林地面積,營造以防風固沙為主要功能的喬灌混交的防護林,在不同立地類型的宜林地上栽種不同樹種,加快

45、建成多樹種、多層次、多結構、多效益的生態安全體系。草原生態修復,堅持保護為主,保護與建設并重的方針,以“自然修復為主、人工修復為輔”繼續推進禁牧、休牧、劃區輪牧、草原平衡制度,著力發展人工草地、改良草地,遏制草原生態惡化趨勢,改善草原生態環境,實現草原資源的永續利用、走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二、全域國土綜合整治1、農用地整理:農田面源污染綜合防控:全面推進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行動,綜合考慮重點流域農村生活、農業生產及面源污水產排污特征,規劃布局區域面源污水導流工程和生態凈化工程;2、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嚴格執行禁養區劃定成果,推行種養結合和生態養殖模式,加強糞便處理設施建設,推行畜禽廢棄物的無害

46、化處理和利用。3、建設用地整理:根據東烏珠爾蘇木村莊建設用地整治潛力和新增建設用地規模預測情況,通過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實施,統籌安排城鄉建設用地,可有效控制城鄉建設用地規模,促進城鄉建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三、礦山修復充分考慮重點礦山地質環境問題和影響范圍,規劃至2035 年,完成閉坑礦山治理項目 1 處。第九章 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一、水資源保護嚴格落實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水源涵養區、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等水生態保護區,劃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水源涵養區,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嚴格水域岸線等水生態空間管控,依法劃定河湖管理范圍。落實規劃岸線分區管理要求,強化岸線保護和節約集約利用。二、濕地資源

47、堅持應保盡保原則,提高濕地保護率,建立健全濕地保護修復制度,加強濕地生態系統健康監測與評估,保證河湖濕地水系聯通,保障生態應急補水,充分發揮重點濕地片區的生態系統功能,維護生境穩定、持續、健康發展。保護好現有濕地,在恢復其環境,修復其水體、生態及生物鏈的基礎上予以合理利用。三、林地資源加強公益林、天然林管理,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重要舉措,對東烏珠爾蘇木生態林業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四、草地資源落實上位規劃關于基本草原的劃定要求,推進草原保護與修復,加強草原生態建設,遏制草原沙化,進行基本草原劃定與保護。基本草原包括重要放牧場,割草地,用于畜牧業生產的人工草地、退耕還草地以及改

48、良草地、草種基地,對調節氣候、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具有特殊作用的草原。五、沙地資源東烏珠爾蘇木沙地主要為草原沙漠化沙地,主要分布在海拉圖嘎查。該區應全面封沙育草,并結合生態移民工程,恢復沙地植被,遏制沙漠化蔓延。第十章近期規劃1、交通方面將中央街、北一街、北二街、光明路拓寬,東二路、東一路、居民路向兩側延伸。新建道路有北三街、東二路、東一路部分路段。近期城鎮道路形成網絡。近期建設站文化廣場和鎮北加油站。2、居住方面一是配備完善的公共服務設施;另外在對舊房進行合理安置。3、舊區改造項目加大舊區改造力度,調整完善舊城區功能,積極開展舊危房拆遷改造工程,改善居民居住環境。4、公共管理與公共服

49、務設施建設重點行政管理用地方面,近期向南側發展,完善現有辦公設施;新建政務共享中心。教育機構用地:規劃對現有學前教育建筑進行改造,完善內部相關設施的配置。改建敬老院,改造衛生院,增加醫療設備和配套設施。商業金融用地:重點加強商業區域建設,對中央街兩側商業進行整合,形成具有規模的商業街區,并在鎮北建設商業用地用于旅游服務、農貿市場。5、綠地建設近期主要將中央街兩側綠化帶進行建設,并結合城鎮居住建設和改造,在鄉集鎮西側新建和綠色保暖房南側新建兩處公園廣場。6、近期產業發展重點規劃推進傳統奶制品創業園建設,創業園占地面積11156 平方米,總投資為 2453.86 萬元,于 2022 年 4 月開工

50、建設,2022 年 12 月竣工使用。7、基礎設施建設1.給水工程:近期擴建自來水取水點以及鋪設給水干管,完善給水設施。2.排水工程:啟動城鄉集鎮污水干管的建設,將污水截流后排入污水處理廠(站)。3.通信工程:配合路網建設,對城鄉集鎮電信光纜進行改造。4.環衛設施工程:新建垃圾轉運站,更換城鎮垃圾箱。5.燃氣工程:進行燃氣儲備站建設,完善燃氣設施。8、集約化養殖區建設隨著生態移民工程的建設和人畜分離的實施,規劃在東路養護站東側合適距離內新建養殖用地,滿足城鎮發展奶業需求。第十一章 規劃傳導與實施一、規劃傳導1、落實上位規劃落實上位規劃確定的職能定位、人口和建設用地規模、生態保護紅線面積、耕地保

51、有量、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城鄉建設用地規模等約束性指標及內容,以及規劃分區、重要控制線、重大基礎設施和生態廊道等空間布局。2、對詳細規劃的傳導詳細規劃引導詳細規劃引導。單元是落實各項規劃管控指標的基本單位。城市開發邊界內,原則上以風貌分區為基準,進行單元劃定,東烏珠爾蘇木鎮域劃分為一個鄉集鎮。提出了重要功能布局、開發強度、要素配置、空間形態與風貌管控等約束要求。嘎查嘎查規劃引導規劃引導。根據鎮規劃確定的嘎查分類、規模等級和發展要求,有序推進實用性嘎查規劃編制,明確嘎查規劃編制數量和名單。對嘎查提出等級類型、發展方向等引導內容。將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等底線管控指標規模和空間布局傳導至嘎查

52、。二、對專項規劃的傳導東烏珠爾蘇木可根據發展實際,選擇編制產業、旅游、現代農牧業、公共服務、歷史文化名鎮等專項規劃,各專項規劃要切實落實空間規劃的相關約束性指標,不得違背強制性內容,切實發揮鎮國土空間規劃對專項規劃的指導約束作用。三、實施保障本規劃一經批準,由東烏珠爾蘇木人民政府統一組織實施,東烏珠爾蘇木各部門必須統一思想,充分認識國土空間規劃的重要性,維護規劃的嚴肅性、權威性,切實保障國土空間規劃對全鎮經濟社會發展和城鄉建設的指導和調控作用。1、組織機制由旗級人民政府與鎮人民政府共同負責規劃實施,建立政府負責、部門協同、公眾參與、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制定推進鄉鎮國土空間規劃的實施措施,按照近

53、期項目計劃制定鄉鎮年度工作安排及重點項目的部署;監督檢查各年度工作的推進、執行情況。2、政策支持由市、縣級人民政府牽頭制定相關激勵、資金籌措、幫扶政策,保障民生工程及重點項目的推進。建立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監測評估及實施管理機制,確保規劃的落實與保障。3、宣傳引導充分利用各種媒介向社會公布和宣傳鄉鎮國土空間規劃,建立規劃宣傳和交流互動機制,將規劃核心內容納入村規民約,增強公眾對生態環境保護、國土空間合理開發、自然資源節約集約利用重要性的認識。4、監督實施完善社會監督機制,鼓勵公眾積極參與規劃的實施和監督。利用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系統,實現對鄉鎮規劃的精準實施、實時監測、及時預警、定期評估。


注意事項

本文(陳巴爾虎旗東烏珠爾蘇木國土空間規劃方案(2021-2035年)(草案公示)(48頁).pdf)為本站會員(Le****97)主動上傳,地產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上載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 若此文所含內容侵犯了您的版權或隱私,請立即通知地產文庫(點擊聯系客服),我們立即給予刪除!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谷县| 象州县| 龙州县| 苏尼特左旗| 兴城市| 柘城县| 祁连县| 合水县| 平阳县| 峨眉山市| 贺兰县| 外汇| 开鲁县| 广德县| 滨州市| 上蔡县| 龙里县| 广东省| 荆门市| 滕州市| 宜黄县| 盐城市| 烟台市| 布尔津县| 新竹市| 留坝县| 巴中市| 南乐县| 防城港市| 开鲁县| 清新县| 永泰县| 梅河口市| 馆陶县| 姚安县| 巩义市| 将乐县| 凤庆县| 淅川县| 永和县| 延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