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樁基設計方法及實例分析 獻給不盲從規范,而尋求利用自然規律的工程師 中國建筑西北設計研究院 概 要 結合新的樁基規范的新增內容,介紹建筑樁基 設計的方法、過程及常見問題,并附以實例分 析。 以新增內容、常用內容、本地土質和常見問題 為重點,不求面面具到。 對于規范既要認真學習、正確使用,又要在工 程中不斷創新,積累經驗,修改完善。 1.樁基規范的新增內容 1) 變剛度調平設計突破了原有規范的不合理規定 2) 耐久性規定和新的砼規范協調一致 3) 后壓漿已使用多年,給予合法化和正規化 4) 軟土地基減沉樁已使用多年,給予合法化和正規化 5) 單樁及疏樁沉降計算原有方法的修改和完善 6) 樁身
2、承載力的計算原有方法的修改和完善 7) 長螺旋鉆孔壓灌樁已使用多年,給予合法化和正規化 8) 預應力空心樁已使用多年,進一步完善 9) 相關經驗系數的調整應該在經驗的積累中不斷調整 2.樁基的勘察 1) 樁基的詳細勘察除滿足現行國家標準:巖 土工程勘察規范GB50021-2001外,尚應滿足本 規范3.2.2條的規定。按地質復雜程度、端承樁樁端 持力層面坡度,摩擦樁各土層性質或狀態在水平方向的 變化情況決定勘探孔的間距。按設計等級確定控制性勘 探孔的數量,按樁端平面以下壓縮層的厚度確定控制性 勘探孔的深度,按刺入變形的大小確定一般性勘探孔的 深度。 2) 擬采用樁基的工程,控制性勘察孔的深度應
3、 不小于樁端平面以下壓縮層的厚度,詳情見本規 范5.5.8條和5.5.15條應力比法,即按計算深度處 附加應力與土的自重壓力之比不大于20%的標準確定。 3.樁型的選擇 主要考慮因素:荷載的大小,土層分布,施 工工藝和經濟性 常用樁型: 1)機械或鍋錐成孔鋼筋混凝土灌注樁最常用 2)預制鋼筋混凝土方樁及預應力管樁無硬夾層, 樁端持力層土層硬、厚,且層面起伏小。 3)人工挖孔樁不適合于地下水位高的砂土及淤泥土,樁徑 不小于800mm,樁長不大于30m。 特殊樁型: 1)灌注樁后壓漿以樁端為厚度較大的中粗砂為佳,地下 水流速大時應慎用 2)長螺旋鉆孔壓灌樁應后插鋼筋籠/長度及承載力有限 3)沉管灌注樁及夯擴樁無硬夾層/長度及承載力有限 4.樁基的平面布置 1) 樁距應滿足本規范3.3.3條的規定。 2) 剪力墻結構的樁筏基礎 應盡量采用墻下單排布樁,承載力不足時可 采用加大樁徑、樁長和后壓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