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年08月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為準為準PREFACE前 言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為準為準芒信鎮位于云南省普洱市孟連縣境東南部,東部與瀾滄縣糯福鄉相接,西靠勐馬鎮,南面與緬甸佤邦接壤,北同娜允鎮、景信鄉相連。為貫徹落實國家、省、市、區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重大決策部署,芒信鎮人民政府同孟連縣自然資源局組織編制了孟連縣芒信鎮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以下簡稱規劃)。規劃結合芒信鎮實際情況,在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開發
2、適宜性評價、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現狀及風險評估的基礎上,結合全鎮國土空間本地條件和資源特征,落實國家、省、市、縣級重大區域協同戰略和主體功能分區。明確鎮域國土空間保護開發總體格局和總體目標;統籌優化三類空間布局;明確全鎮的基本分區及用途分類;加強自然和人文資源要素保護利用,完善基礎支撐體系,制定國土空間整治和生態修復任務;優化中心鎮區空間布局;提出規劃傳導指引和近期建設計劃,完善規劃實施保障機制。規劃是芒信鎮空間發展的指南、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藍圖,是全鎮進行保護與利用在空間和時間上作出的具體安排,是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和實施空間用途管制的重要依據,是對芒信鎮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空間保障。注:本次公
3、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為準為準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為準為準芒信鎮1.1 規劃目的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為準為準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建立全省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意見,對孟連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以及相關專項規劃進行細化落實,加快國土空間規劃基礎建設。為全面建成協調有序的城鄉體系,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均
4、等化,營造一個宜居宜業的人居環境,特編制本規劃。本規劃是芒信鎮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利用及修復作出的具體安排,是編制詳細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實施國土空間用途管制的重要依據。芒信鎮1.1 規劃原則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為準為準堅守底線,綠色發展落實上位規劃確定的底線及管控要求,嚴守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紅線、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和其他控制線,全面落實生態文明建設要求,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保護耕地,節約集約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節約集約用地制度,加強芒信優質耕地保護,樹立大食物觀,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
5、耕地“非糧化”,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嚴控增量、盤活存量,科學合理利用好每一寸土地,提高國土資源利用效率。以人為本,品質提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為出發點,堅持城鄉融合發展,深入實施新型城鎮化和鄉村振興戰略,統籌優化空間和資源配置,保障公共服務和公共空間供給,優化人居環境,提升城鄉居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因地制宜,彰顯特色深入挖掘自然和歷史文化資源,充分尊重本地歷史文化、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延續歷史文脈,強化風貌管控,因地制宜彰顯云南豐富多樣的地形地貌、氣候、生物、民族和歷史文化等特色。上下聯動,強化實施按照縣鄉聯動,同步規劃的思路,注重精準落實管控要求,將上位規劃確定的各
6、項約束性指標和剛性管控要求落到具體地塊,向下分解核心指標,對近期實施項目做出統籌和具體安排,充分運用信息化技術編制能用、管用、好用的規劃。政府主導,公眾參與堅持黨委領導、政府組織,采用多種方式和手段,廣納民意、廣集民智、廣聚共識,組織相關部門、專家學者、社會公眾參與規劃編制的各個程序和階段。芒信鎮1.2 規劃范圍、期限及層次規劃范圍:本次規劃范圍包括芒信鎮行政轄區內全域國土空間,國土面積343.6464平方公里;包括6個行政村和國有林,分別為芒信村、岔河村、海東村、芒卡村、拉嘎村、班順村和芒信鎮國有林。規劃期限:本次規劃期限為2021年至2035年,近期至2025年,遠期至2035年。規劃層次
7、:本次規劃主要包括鎮域和中心鎮區兩個層次。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為準為準芒信鎮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為準為準芒信鎮2.1 規劃定位依托芒信通道及民族文化資源、特色農業資源優勢,加快依托芒信通道及民族文化資源、特色農業資源優勢,加快芒信跨境工業園區建設,重點發展邊貿產業、特色農業及芒信跨境工業園區建設,重點發展邊貿產業、特色農業及民俗文化旅游業民俗文化旅游業,將芒信打造成:將芒信打造成:孟連邊合重要節點孟連邊合重要節點孟連縣南部經濟發展增長極孟連縣南
8、部經濟發展增長極孟連縣邊境商旅特色小鎮孟連縣邊境商旅特色小鎮孟連縣牛油果產業主產基地孟連縣牛油果產業主產基地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為準為準芒信鎮2.2 規劃目標生態空間:山水林田、相互交織生產空間:林果蔬菜、農旅互動生活空間:田園風光、悠然自得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為準為準l至2025年,全鎮生態保護紅線和永久基本農田得到嚴格落實,生態功能得以提升,三類空間結構不斷優化,國土空間利用方式更加高效,鎮村體系、產業體系初步建立。l至2035年,國土空間
9、格局得到全面優化,生產空間更加集約高效,生態功能穩定,生活空間更加舒適宜居,以高原特色農業主導,鄉村旅游、生態旅游為輔不斷優化產業體系、國土空間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基本實現現代化。l將芒信鎮塑造成為國土空間格局科學有序,生態、生產生活空間深度融合的小城鎮,全面建成與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相適應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芒信鎮2.3 發展戰略戰略六嚴守底線整體統籌縱向展開橫向展開生態、農業優化總體格局全域空間管控用地、資源、整治修復鎮村實施健全四套體系保障規劃實施設施鎮區鎮村美麗集約城鄉統籌發展完善中心鎮區以點促面發展設施全面提升強化基礎保障風貌保護歷史文化塑造特色風貌產業健全產業體系優化延長產鏈注:本
10、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為準為準保 護 歷 史 文 化、塑 造 特 色 風 貌優 化 總 體 格 局、全 域 空 間 管 控鎮 村 美 麗 集 約、城 鄉 統 籌 發 展健 全 產 業 體 系、優 化 延 長 產 鏈設 施 全 面 提 升、強 化 基 礎 保 障完 善 鎮 區 體 系、以 點 促 面 發 展為實現芒信鎮總體發展定位,提出六大策略落實規劃策略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為準為準芒信鎮3.1 嚴格落實“三條控制線”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
11、至2035年,芒信鎮耕地保護目標不低于7213.8301公頃,永久基本農田不低于5088.9210公頃,主要分布于鎮域平坦區域。至2035年,芒信鎮生態保護面積不低于874.5329公頃,主要分布于鎮域西部及東部局部區域。至2035年,芒信鎮城鎮開發邊界規模為83.0363公頃。主要位于芒信集鎮區、芒信邊合口岸區、拉嘎村工業園區。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為準為準根據上位規劃劃定的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在國土空間規劃中嚴格落實三條控制線。芒信鎮3.2 鎮域國土空間規劃分區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
12、,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為準為準生態保護區:生態保護區是具有特殊重要生態功能或生態敏感脆弱的區域、必須強制嚴格保護區域,是生態保護紅線集中劃定的區域。生態控制區:生態控制區是生態保護紅線外,需要予以保留原貌、強化生態保育和生態建設、限制開發建設的區域。農田保護區:農田保護區主要是芒信鎮域內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區域和耕地相對集中需要保護區域。城鎮發展區:城鎮發展區是城鎮開發邊界圍合的范圍,是城鎮集中開發建設并可滿足城鎮生產、生活需要的區域。鄉村發展區:農田保護區外,為滿足農林牧漁等農業發展以及農民集中生活和生產配套為主的區域。包括村莊建設區、一般農業區、林
13、業發展區和牧業發展區。礦產能源發展區:礦產能源發展區即以戰略性礦產或區域優勢特色礦產為主,資源儲量大,資源條件好、具有開發利用基礎。單位:公頃一級規劃分區二級規劃分區面積生態保護區/8746.5325 生態控制區/257.1476 農田保護區/4126.9347 城鎮發展區面積小計86.5661 城鎮集中建設區84.2316 城鎮彈性發展區2.3345 鄉村發展區面積小計21147.4620 村莊建設區507.8066 一般農業區9395.9707 林業發展區11243.6847 面積合計34364.6429 芒信鎮3.3 國土空間用地結構與布局優化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
14、批復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為準為準落實耕地及永久基本農田保護要求,以農業生產適宜區為基礎,堅持以水定地,優化調整耕地和園地規模與布局。保障芒信鎮糧食、甘蔗、水果等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合理引導農業結構向有利于農用地保護與利用的方向調整提高農業現代化水平,強化農業設施建設,規劃期末,耕地面積穩定在7339.8730公頃。優化農用地結構嚴控建設用地規模合理控制優化建設用地,優先保障區域重大戰略項目、民生發展以及交通及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嚴格控制低效產業用地規模。積極盤活閑置、低效、空閑的存量建設用地,規劃期末,建設用地總量控制在498.4024 公頃以內。單位:公頃、%用地
15、類型規劃基期年規劃目標年面積比重面積比重耕地7247.4886 21.09 7339.8730 21.36 園地2732.1241 7.95 2725.2281 7.93 林地20152.4868 58.64 20141.4473 58.61 草地46.9237 0.14 47.5345 0.14 濕地5.7363 0.02 5.7363 0.02 農業設施建設用地674.0620 1.96 684.1004 1.99 城鄉建設用地城鎮30.7966 0.09 79.2745 0.23 村莊454.3120 1.32 419.1279 1.22 區域基礎設施用地92.6417 0.27 93.
16、8403 0.27 其他建設用地64.4803 0.19 62.2240 0.18 陸地水域204.6722 0.60 212.9428 0.62 其他土地2658.9186 7.74 2553.3138 7.43 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為準為準芒信鎮4.1 耕地資源保護與利用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為準為準落實耕地資源保護目標:至2035年,耕地保護目標不低于7213.8301公頃,永久基本農田不低于5088.9210公頃,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
17、,嚴格實施用途管制,嚴防亂占耕地建設,統籌耕地保護與生態建設。建設高標準農田:高標準農田建設1793.5793公頃。實施土地平整,進行土壤改良或培肥,配套完善溝渠道路防護林等基礎設施,提升耕地質量,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和耕地體制改造,加強農業面源污染監測與治理,實現耕地質量不降低。耕地提質改造:耕地提質改造189.2038公頃。對耕地進行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排水工程、田間道路工程、農田防護與生態環境保護以及其他農田建設相關的工程。芒信鎮4.2 自然資源保護與利用林地資源保護利用:加強天然林保護,加強公益林管理,保護原始森林及生物多樣性;有序鞏固和擴大退耕還林成果,提高區域的水源涵養能力,防止
18、生境惡化和水土流失,大力推進天然林修復、低效林改造工作,提升森林資源質量,至規劃期末,芒信鎮規劃提升森林質量面積1343.2345公頃。礦產資源保護利用:落實上位規劃4個探礦權,2處開采區。推進綠色礦山建設,減少對生態環境的影響;能源礦產開發利用圍繞“碳達峰、碳中和”加快清潔能源礦產開發,大力推進綠色開采和清潔利用,通過優化礦產資源空間布局、加強礦產資源管理,保護礦區及周邊環境、合理利用礦產資源。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為準為準芒信鎮4.3 水資源保護與利用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注:本次公示成果為
19、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為準為準水環境與水生態修復:積極開展南壘河等河流水庫水環境綜合整治、河道生態修復工程,改善水庫濕地及周邊生態環境,推進集中式飲用水源地保護,保護水源地水質。優化水資源配置:優化水資源配置格局,促進水利設施共建共享,加快中小型水源的建設,不斷提升供水安全保障能力,新建芒蚌水庫、芒井水庫、芒信水庫、回蚌米水庫、芒信邦水庫工程建設,提高供水能力,解決缺水問題,保障供水安全。加強水系連通:加快推進引調水及水系連通工程建設,規劃芒井水庫至南咤河連通工程,芒信鎮集鎮供水抗旱應急配套工程,芒蚌、中勒、回旺水庫連通工程,解決水資源配置空間均衡性問題,提高區域水資源調配能力。芒信鎮
20、4.4 歷史文化保護與傳承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為準為準構建以“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為主的全域自然人文保護格局,落實上位規劃確定的文物保護單位、非物質文化遺產、古樹名木等保護名錄,建立歷史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整合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等歷史文化遺存的保護范圍,劃定歷史文化保護線。2個中國傳統村落:籠帥傳統村落、芒畔傳統村落籠帥傳統村落核心保護范圍劃定:以籠帥村歷史遺存分布、建筑肌理、街巷格局、山水格局為出發點,劃定籠帥村核心保護區面積0.8340公頃。核心保護區范圍北至北部山林一帶;南至運動場(曬谷場)以南山林;東至入
21、村南北向主干道道路;西至建筑編號為11、12、13一帶。芒畔傳統村落核心保護范圍劃定:以芒畔村歷史遺存分布、建筑肌理、街巷格局、山水格局為出發點,劃定芒畔村核心保護區面積0.9140公頃。核心保護區范圍北至佛寺北墻一帶;南至編號27、28、29號建筑區域;東至賀望山腳;西至村小組辦公室一帶。非物質文化在全域范圍內積極開展文化遺產潛在資源專項普查工作,建立建立分級保護制度和保護體系、建立傳承保護機制、建立專業機構和工作隊伍、建立民族民間文化產品生產基地,深化細化遺產保護利用和保護管控要求。古樹名木對芒信鎮各行政村內名木古樹,對樹齡較大、珍稀的樹種,但尚未掛牌保護的樹種建議由縣綠化委員會掛牌進行保
22、護,規劃將古樹名木樹冠垂直投影線外5米范圍劃為保護范圍,禁止有損害古樹名木的行為。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為準為準芒信鎮5.1 鎮村體系及村莊布局結合云南省鄉鎮國土空間規劃編制技術指南(試行)芒信鎮鎮村體系以城鄉一體化發展為宗旨,鎮村等級劃分為3級:重點鎮中心村一般村鎮村等級體系規劃鎮村等級鎮村名稱數量(個)重點鎮集鎮區1中心村塘白小組、武燕一組、芒片小組、芒卡老寨、蚌丙二組、海東新寨、班擴、燈科下寨、回勒新寨、江亞10一般村武燕二組、燈網小組、燈根小組、回籠小組、蚌白小組、班卡一組、班卡二組、回扎小組、芒井小組、芒那二組
23、、芒那一組、芒糯小組、南嶺小組、永前一組、拉嘎一組、海交小組、拉嘎二組、回故、清水河、芒信新寨、河邊寨、帕崗、允軟、落水洞、下帕瓦、上帕瓦、芒麻果、賀吉、上老高、回俄、上回林、下回林、芒信邦、芒信大寨、芒卡新寨、下回艾、芒畔、老糯掌、英扣、下賀蚌、迎豐、芒相門、回庫八公里、上賀蚌、回庫十公里、新糯掌、新班伍、老班伍、賀基、上回艾、基哄、基果、那坊、老回艾、蚌丙一組、蚌丙小寨、茶地、紅古錄、籠格勒、海東大寨、海東上寨、籠帥、芒舊老寨、會蚌米、芒舊新寨、永塔、南乃、班利、向陽、班貫、塘埋、岔河中寨、帕社、發保、賀基、岔河新寨、廣傘、燈科上寨、芒弄新寨、岔河老寨、糯伍下寨、糯伍新寨、糯伍老寨、回勒下
24、寨、空班三組、順旺新村、芒弄老寨、班順一組、班順二組、班順三組、得繃、回勒老寨、回朗、班空一組、芒弄新寨、空班一組、空班二組、同堅小組、班空二組99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為準為準拉嘎村、芒卡村 海東村、岔河村芒信村、班順村村莊分類引導按照集聚發展類、整治提升類、特色保護類、城郊融合類、搬遷撤并類五大類型,自然山水特色型、民族文化特色型、產業資源特色型、區位交通特色型、守邊固邊特色型五大特征進行合理劃定村莊類型。芒信鎮5.2 城鄉生活圈構建參照社區生活圈規劃技術指南,構建“鄉集鎮村/組”兩個社區生活圈層級,強化集鎮與鄉村層
25、面對農村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的統籌。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為準為準構建系統化、網絡化的鄉村生活圈,統籌布局鄉村基礎設施、公益事業設施和公共設施,促進設施共建共享,健全城鄉一體、全民覆蓋、均衡發展、普惠共享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建立分級匹配的農村公共服務配套體系,結合村寨類型、規模等級,確定配建標準,優先配套教育、醫療衛生、文體娛樂、社會福利的基本功能,完善鄉村生活圈。類別設施名稱配置級別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行政管理村級公共服務中心教育設施幼兒園、托兒所小學文體設施文化站/文化傳習所/文化傳習館運動場地、游樂場所醫療保健設施衛生室
26、社會福利設施區域性養老服務設施(敬老院)養老服務中心/養老服務站殯葬設施農村公益性公墓1.應設的項目,可設的項目;2.單個自然村(集中居民點)設施配置參照云南省“多規合一”實用性村莊規劃編制指南執行。村莊分類引導依托鄉集鎮所在地,統籌布局滿足鄉村居民日常生活、生產需求的各類服務要素,形成鄉村社區生活圈的服務核心。依托行政村集中居民點或自然村組,綜合考慮鄉村居民常用交通方式,配置滿足就近使用需求的服務要素,并注重相鄰村莊之間服務要素的錯位配置和共享使用。芒信鎮5.3 產業發展規劃一心:芒信鎮產業服務節點以孟連邊境經濟合作區為載體,打造芒信進出口商品加工產業園區、口岸物流園區等多個產業園區,強化芒
27、信鎮職能分工與產業協作,構建芒信鎮綜合發展中心。一軸:沿國道229形成鄉鎮城鄉聯動軸以“娜允-芒信”產業發展軸,通過強化與周邊集鎮聯動發展,為產業發展提供空間保障。多點:孟連邊合區小石林片區、孟連邊合區芒信片區芒信片區強化芒信通道、芒信鎮及小石林產業片區的聯動發展,以貨運物流為主,重點提升口岸查驗及配套基礎設施及口岸綜合服務功能,拓展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物流倉儲、配套展銷、商業等服務功能。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為準為準 規劃形成“一心一軸多點”空間布局綠色農業發展完善鎮村物流服務網絡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
28、成果以批復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為準為準芒信鎮6.1 優化交通體系構建交通路網格局規劃鎮域形成“三縱兩橫”交通路網格局。即:以G227國道、縣城芒信高速公路、S309省道形成芒信縱向交通體系;以芒信鎮海東南乃糯福鄉,規劃旅游環線二級路形成芒信橫向交通體系。對外交通推進G227國道提升改造建設,規劃縣城芒信鎮高速公路建設,同時在鎮區北部規劃建設高速公路互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為準為準通。結合邊境規劃旅游環線二級路建設,西至勐馬鎮勐阿村,完善芒信鎮內各村組道路連通建設。交通設施規劃芒信鎮區南側配置客
29、運站1處,用地規模0.2783公頃。結合各村活動場所、開敞空間設置停車場并結合道路劃定停車位,各行政村布局農村客運站點1個,加強鎮村交通聯系。芒信鎮電力工程規劃保留擴容鎮區35KV變電站,向農村變電站輻射供電,加強農村電網建設改造,促進城鄉電力服務均等化。各村通過10kv變壓器進行電力保障;污水工程在芒信鎮南部規劃污水處理廠1處,日處理規模0.045萬m/日。其他各行政村依托一體化污水處理設施及氧化塘處理;供水工程芒信鎮通過孟連縣第四自來水廠引出給水管,沿道路給鎮區供水,遠期最高日供水量1.0萬立方米/d。其他各行政村主要通過高位水池集中供水;6.2 完善基礎設施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
30、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為準為準燃氣工程推進燃氣供應站、液化天然氣接收站和儲氣設施建設,在中心鎮區設置燃氣供應站1處。環衛工程鄉鎮配置垃圾轉運站1處,各行政村收儲至鎮垃圾轉運站集中運至縣城的垃圾焚燒處理場進行處理。芒信鎮6.3 綜合防災規劃防災指揮中心在鎮政府設置鄉鎮防災指揮中心;應急避難場所規劃在鎮區結合現狀學校設置1處固定避難場所,各行政村依托現狀活動場所作為疏散場地;疏散救援通道以鎮域主要道路作為人員疏散和物資運輸的主要救援通道,救援通道需保證震后7m以上的寬度。規劃G227國道及孟連芒信高速作為救援主通道,連接各村組縣鄉道路、主要道路為避難次通
31、道,其他鄉村道路為避難支路;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為準為準防范次生災害做好可能引發次生災害的重大危險源的防護工作;做好燃氣管道系統的緊急自動處置保障措施,避免發生連鎖次生災害;防災設施規劃設置小型普通消防站一所,既承擔鎮區的消防任務,同時承擔全鎮村消防和支援森林防火的有力保障;在各中心村,配套建設消防水池等滅火設施。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為準為準芒信鎮7.1 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修復水生態環境修復在河流、湖泊等生態系統類型比較豐富的地區,依據國
32、土空間規劃、國土空間綜合整治與生態修復 專項規劃等,采取河湖水系連通、岸線修復等措施,實施湖泊水體、庫塘濕地的修復治理工程,逐步恢復生態系統功能。河湖水生態環境修復加快南壘河,結合污水截流、管網建設、集中處理設施建設,通過調水、清淤和河岸陸域整治等工程措施,提高城市河道的自凈能力,做到面清、岸潔、有綠,內河景觀功能和生態功能逐步恢復。序號工程名稱工程類型重點任務實施區域建設規模主要技術指標建設時序1南壘河(南碾河、東密水庫至南壘河連通工程)水生態治理與修復工程山水林田湖草系統修復生態河道治理芒信鎮南壘河流域生態河道治理,長度 10km2021-2025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
33、以批復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為準為準芒信鎮7.2 國土綜合整治建設高標準農田,實施土地平整,進行土壤改良或培肥,配套完善溝渠道路等基礎設施,提升耕地質量,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和耕地提質改造,加強農業污染監測與治理,實現耕地質量不降低,實施建設高標準農田建設規模1872.3593公頃。高標準農田建設耕地提質改造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努力補充優質耕地,全面加強耕地質量建設,對大莊村域范圍內旱地、15 度以上25 度以下、灌溉條件差等級低且惡劣的耕地進行提質改造。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為準為準建設用
34、地整治推進農村建設用地整治,推動散亂的農村建設用地適度集中,形成空間布局合理的農村建設用地,進一步提高農村建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芒信鎮涉及建設用地整治9.6506公頃。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為準為準芒信鎮8.1 優化用地布局ReconstructionGetPrizesLaunchEvaluatingResults按照指南要求,中心鎮區內用地布局劃分至二級類。規劃2035年,中心鎮區建設用地22.4563公頃(其中城鎮開發邊界內建設用地18.5415公頃),人均建設用地50.76平方米。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
35、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為準為準芒信鎮8.2 道路交通系統構建”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的三級路網結構車行道路:車行道路分為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三個等級。步行道路:結合綠地,設置步行道。靜態交通:在中心鎮區南部規劃客運站。在中心鎮區的中部與北部規劃2處公共停車場。芒信鎮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為準8.3 公共服務設施布局打造均衡共享、便捷高效的公共服務體系公共教育設施:規劃保留現狀小學、中學。醫療衛生設施:規劃改造現狀中心衛生院,建立健全適應社會經濟發展、滿足人民醫療保健需要的醫療衛生設施,提升衛生院醫療服務功能。文化設施:完善芒信鎮
36、文化設施配套,中心鎮區規劃保留現狀芒信文化活動室,配套完善相關文化展示、文化宣傳等服務設施設備;結合村委會、擴建文化活動中心。體育設施:規劃保留中學外活動廣場,增設相關體育設施,完善芒信鎮休閑娛樂基礎配套。養老設施:規劃敬老院,并根據芒信鎮的發展配套完善設備、技術、人員等設施配置。規劃機關團體用地面積1.6120公頃,占城鎮建設用地7.18%。保障教育設施用地,規劃教育用地2.0629公頃,占建設用地面積的9.19%到規劃期末達到國家推進標準鄉(鎮)衛生院,力爭醫療床位數達到每千人10床,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達到3.8人以上。芒信鎮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為準9.1
37、 規劃銜接傳導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為準為準l 落實:戰略目標、主體功能區、三區三線、發展定位、管控要求等。l 協調:周邊鄉鎮國土空間規劃、相關專項規劃。l 傳導:總體目標與定位、三區三線、其他重要控制線、約束指標、規劃分區、用途管控及人居環境整治等。云南省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普洱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孟連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芒信鎮國土空間規劃傳導 落實傳導 落實傳導 落實特定行業專項規劃特定區域專項規劃專項規劃協調城鎮開發邊界內:控制性詳細規劃城鎮開發邊界外:村莊規劃周邊鄉鎮國土空間規劃協調傳導 落實芒信鎮9.3 近期行動計劃聚
38、焦“瀾孟西”城鎮化發展方向及產業布局對交通運輸的需求,統籌規劃建設區域交通基礎設施,優化配置交通運輸資源,強化芒信鎮客運樞紐和運輸通道建設,加強與南亞、東南亞的對外合作交流,促進商品和生產要素在地區之間合理流通,提高市場運行效率。梳理項目清單項目分級分類制定實施計劃l 落實上位規劃,銜接相關“十四五”規劃,形成近期重點建設項目清單。l 摸底鄉鎮在規劃期間重點建設訴求,合理納入鄉鎮國土空間規劃。l 按照項目類別及實施時間,對重點項目進行分類分級。l 優先保障民生以及基礎設施類項目。l 根據項目選址范圍或擬選址范圍,銜接國土空間規劃,保障重點項目建設訴求。規劃體系完善計劃鄉鎮更新行動計劃生態保護行
39、動計劃風貌提升行動計劃交通體系行動計劃歷史文化保護計劃設施完善提升行動計劃旅游服務提升行動計劃鄉村振興行動計劃全域空間治理行動計劃芒信鎮9.4 實施保障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注:本次公示成果為階段性成果,最終規劃成果以批復為準為準由孟連縣人民政府與芒信鎮人民政府共同負責規劃實施,建立政府負責、部門協同、公眾參與、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充分利用各種媒介向社會公布和宣傳鄉鎮規劃,建立規劃宣傳和交流互動機制,增強公眾對生態環境保護、國土空間合理保護開發、自然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等重要性的認識。組織保障落實和細化主體功能區政策,完善財政、投資、產業、環境、生態、人口、土地等規劃實施政策措施。綜合運用增減掛鉤、增存掛鉤、點狀供地、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宅基地改革等政策工具。配套政策經濟和產業完善社會監督機制,鼓勵公眾積極參與規劃的實施和監督。利用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系統,實現對鄉鎮規劃的精準實施、實時監測、及時預警和定期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