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商業系統實戰應用體系 一、商業地產項目立項為何一定要履行聽證會程序? 在我們為一些商業地產項目引入國外投資基金的時候, 發展商第一步總是提出邀請我們去看 項目,他們認為,只有在讓我們看了項目之后,才會對項目的基本情況有一個直觀的了解, 才會增強我們對項目的信心。然而,在大多數情況下,我們總是很難在不了解情況下就去看 項目,問的第一句話總是:“你們的項目召開聽證會了嗎?你們的項目符合城市總體規劃、 商業網點規劃、地方法規、交通評估以及環境評估的條件嗎?”很多發展商在聽到這樣的問 題的時候,開頭總是一愣,然后說:“暫時沒有,不過,請問,這樣的工作是一項必要程序, 還是表面工作?”而我們的回答總是:
2、“這是一項必要程序,如果你的項目不能通過以上的環 節,那么你們的項目運作風險就會很大,也不能達到國外投資基金的條件,而這樣的項目也 會被我們一票否決,即使其他的條件再好,我們也不會考慮它。”為什么呢?為什么會這樣 呢?很多發展商想不通,他們想不明白的是,為什么這樣一項看上去并不那么重要的工作, 卻能夠對商業地產項目的投資決策產生如此重大的影響? 1.1 一場聽證會改變一個決定 商業地產風險決策系統的科學化,首先就在于對時機、外部環境和客觀條件的斟選。我們曾 經接觸過這樣一個項目,該項目位于陜西省西安市,在項目的規劃方案中,該項目擬建成一 個建筑面積達 10 萬平方米,集超市、百貨、休閑、娛樂為
3、一體的大型購物中心。項目總的 規劃設計方案看上去是可行的, 但是該項目并未召開聽證會和綜合評估。 在我們的要求之下, 該項目召開了一場聽證會。 結果當聽證會一召開, 聽到的結論就令人大跌眼鏡, 其中最重要的反面意見是交通評估方面, 具體的意見如下: 該項目面對的道路為城市主干道, 為雙向四車道, 設計流量為每小時通行車輛 2000 輛。由于城市快速發展,目前該道路的行車量已經超負荷運行,高峰時段通行車輛每小時達 到 3500 輛,大大超過了設計流量要求,致使該路段經常塞車,交通效率大大降低; 由于該道路超負荷運作,而且無擴寬的空間,政府擬建設一條新的、平行的交通干 道分流這一方向的車輛,該計劃目前已經啟動,但由于新的道路建設工程難度較高,預計五 年后建成通車; 本商業地產項目總建筑面積約 10 萬平方米,車位約 800 個,投入使用后預計每天 將產生 2000 次的車流量,這一車流量對于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