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住宅樓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綠 色 施 工 方 案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編制單位: 編 制: 審 核: 批 準: 二XX年X月目 錄一、編制依據51、工程概況51.1建筑設計概況:51.2 結構設計概況:61.3 安裝工程概況:62、施工現場條件93、周邊環境94、工期計劃95、綠色施工示范工程創建目標96、綠色施工責任單位10三、綠色施工管理101、組織管理102、實施管理制度102.1節約教育和培訓的要求:112.2宣傳和教育的形式:113、評價管理制度114、人員安全與健康管理制度11四、環境保護及實施措施121、現場各種施工標牌增加環境保護內容
2、122、施工現場應在醒目位置設環境保護標識123、施工現場的文物古跡和古樹名木應采取有效保護措施124、現場食堂125、資源保護126、人員健康137、揚塵控制138、廢氣排放控制139、建筑垃圾處置1410、污水排放1411、防止光污染1412、噪音控制措施1413、施工圍擋1514、移動廁所1515、噪聲監測1516、現場設醫務室15五、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措施151、就地取材162、制度健全163、材料的選擇164、材料節約規定165、資源再生利用176、編制材料計劃,應合理使用材料187、新型模架應用188、建筑材料包裝物回收率1810、節材創新:19六、節水與水資源利用191、將節水指
3、標納入勞務合同條款192、節約用水193、水資源的利用204、建立基坑降水再利用的收集處理系統205、施工現場雨水收集利用的設施216、噴灑路面、綠化澆灌不得使用自來水217、生活、生產污水應用21七、節能與能源利用211、對施工現場的生產、生活、辦公節能控制措施212、對主要耗能施工設備應定期進行耗能計量核算223、使用節能型設備224、臨時用電設施節能225、機械設備節能226、材料運輸與施工節能227、辦公、生活和施工現場,80采用節能照明燈具238、生活區節電措施239、辦公區節電措施2310、合理布置供電設施和施工用電設備23八、節地與施工用地保護231、合理布置施工場地并實施動態管
4、理232、節約用地措施243、保護用地措施244、組裝式臨時用房255、保護文物256、地下水位控制257、鋼筋加工配送化,構件制作應工廠化258、利用和保護原有建筑物25九、綠色施工技術與創新25十、綠色施工檢查與評價251、施工準備階段252、日常巡視263、施工、實施階段檢查264、評價265、其他26一、編制依據序號文 件 名 稱版 本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2綠色施工導則建質2007223號3XX省建筑業綠色示范工程的通知陜建協201247號4建筑工程綠色施工評價標準GBT50640-20105全國建筑業綠色施工示范工程管理辦法6全國建筑業綠色施工示范工程驗收評價主要指標7XX省建
5、筑業綠色施工示范工程管理辦法(試行)8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9建筑施工場界噪聲限值GB12523-9010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 12523-201111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2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3體力勞動強度分級GB3869二、工程建設基本概況 1、工程概況1.1建筑設計概況:本工程位于XXX,是XX職工住宅,共七棟,均為地下二層,地上69#樓十八層,1012#樓二十七層。總建筑面積107310.0,其中,69#樓為同一戶型,每棟建筑面積6447,建筑基底面積338,1012#樓建筑面積26212.5,建筑基底面積923.5。建筑高度69
6、#樓,1012#樓。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建筑耐火等級地上二級,地下一級,地下防水、屋面防水等級級。69#樓地下一、二層為丙二類儲藏室,地上為普通住宅;1012#樓地下一、二層平時為丙二類儲藏室,戰時為核6級常6級甲類二等人員掩蔽所,地上為普通住宅。1.2 結構設計概況:剪力墻結構;建筑抗震設防類別為標準設防類,地下二層三級,以上各層二級;地基基礎設計等級乙級,結構安全等級二級;場地類別類。地基采用CFG樁復合地基,樁徑400mm,有效樁長12.0米16.0米(各樓號不等),梅花形布置。69#樓樁距1.5米,排拒1.3米,強度等級C25;1012#樓樁距1.4米,排拒1.2米,強度等級C30。
7、基礎采用整體筏板基礎,69#樓筏板厚度, 1012#樓筏板厚度,混凝土強度等級均為C35,P6。主體為全現澆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結構。墻厚200mm300mm,地下室樓板板厚160mm250mm,其它樓層板厚100m130mm。墻、柱混凝土混凝土等級C30C40,外墻防水混凝土抗滲P6,過梁、構造柱混凝土等級C25。本工程鋼筋主要采用HPB300、HRB335和HRB400級鋼筋。整體筏板基礎,69#樓筏板雙層雙向18150 HRB400鋼筋網,1012#樓筏板雙層雙向22150 HRB400鋼筋網,暗柱豎向受力鋼筋1218,墻、板受力鋼筋812。 1.3 安裝工程概況:本工程包括:電氣工程(弱電
8、配管預埋)、給水排水工程、采暖工程及通風工程。建筑電氣工程概況電氣分部工程主要包括:電力配電系統、照明系統;防雷接地系統;弱電工程(火災報警系統,有線電視系統,電話系統,綜合布線系統,對講系統)。(1)電力配電、照明系統本工程負荷等級為二級負荷。電力、照明電源由小區變電所采用電力電纜多回路沿橋架由地下車庫配電室接入,照明電源電纜、電力電纜由豎向橋架沿電井明敷引上樓內各層。電源電壓采用380 Vmm2、mm2型銅芯導線、支線空調及廚房插座均采用BV-450/750-4mm2、BVR-450/750-4mm2型銅芯導線。消防用電設備采用NH-YJV-1KV型耐火電力電纜。各種型號電纜均采用在金屬線
9、槽及焊接鋼管敷設。BV、BVR電線采用剛性阻燃PVC管1620管敷設,NH-BV、NH-BVR電線采用焊接鋼管SC15敷設。(2)防雷接地系統本工程為三類防雷建筑,屋面沿女兒墻明敷12鍍鋅圓鋼避雷帶作為接閃器,屋面避雷網格為(20m*20m、16m*24m),利用結構柱內主筋(兩根主筋,16以上)作為引下線,接地極利用建筑物基礎內鋼筋,樁內鋼筋與基礎之間的鋼筋連接處均焊接。12圓鋼長2米外甩鋼筋。接地形式為TN-S,設專用PE線,PE線和N線不得混用。 (3)火災報警系統本工程為火災報警系統二級建筑。采用集中型報警聯動控制系統。消防控制室位于小區內辦公建筑一層。系統通過點型火災探測器和手動報警
10、按鈕相結合的方式進行火災自動報警,并對消火栓、防排煙等系統進行監控。所有消防聯動控制電源,均采用直流24V。 (4)有線電視系統本工程有線電視系統采用(獨立前端系統)模式。系統前端信號由小區室外引入,電視信號采用FC-12B同軸電纜沿地下室頂板明敷設引至設弱電豎井4層的前端設備箱。同軸電纜屏蔽層、各放大器及分支分配器的金屬外殼應進行可靠連接,并在前端箱處進行接地。(5)電話系統本工程直接由公用電信網引來外線。樓內電話信號由小區室外引來,本樓地下一層設50對電話交接箱,每層設電話分箱。 (6)綜合布線系統本樓主干線由小區室外光纖引入,本樓地下室設配線架,位于地下室配電小間內,由機箱以點對點方式引
11、至各住宅多媒體布線箱,戶內布線由住宅多媒體布線箱引出。(7)對講系統可視對講系統門口主機安裝于建筑物入口大門外側墻上;室內分機安裝于戶內,對講控制分線盒安裝于電氣豎井內。建筑給水排水工程概況給水排水分部工程主要包括:生活給水系統、排水系統(生活污水系統、雨水系統)、消火栓給水系統。(1)生活給水系統本工程給水系統由小區無負壓設備加壓供水。69#樓給水系統分兩個區,一至九層為低區,壓力0.50Mpa;十至十八層為高區,壓力0.75Mpa。10#樓給水系統分三個區,一至九層為低區,壓力0.50Mpa;十至十八層為中區,壓力0.75Mpa;十八至二十七層為高區,壓力1.05Mpa。給水干管、立管采用
12、襯塑鋼管,螺紋連接;支管采用PE-RT管,熱熔連接;鋼塑管與PE-RT連接采用熱熔絲扣轉換接頭連接。(2)排水系統a.本工程污、廢水采用合流制、重力排水;管道采用柔性鑄鐵管,采用配套法蘭膠圈連接;地下室積水坑廢水采用潛污泵提升后排至室外,廢水采用鍍鋅鋼管排至室外,管道采用焊接方式連接。b.雨水系統設計為外排式,由屋面87型雨水斗收集雨水,通過PVC管將雨水排至室外雨水管網。(3)消火栓給水系統消防給水管采用內外熱浸鍍鋅鋼管卡箍連接,室內用水量為20L/s,室外為15L/s。用水由18#樓屋面高位水箱重力流供給。由室外引入兩條消防水管與室內消火栓環狀管網連接。建筑采暖工程概況本工程采暖系統供回水
13、均接自小區換熱站,供水溫度為50,回水為40,采暖形式為地板輻射采暖(衛浴內采用電輔助采暖方式)。采暖明裝管道采用鋁合金襯塑復合管道,曲彈雙熔管件,熱熔承插連接;埋地管和地板輻射管采用PERT盤管,管道級別為S4級。建筑通風工程概況(1)防排煙系統本工程地下室、防煙樓梯間設機械正壓送風(JY-1),送風量為:17316m3/h。住宅廚房的排油煙系統采用建筑專業選型的集中風道排風至室外。屋面電梯機房各設一個壁式軸流風機(P-1.2)。所有管道及消聲彎頭的內彎曲半徑為R=200mm。排煙系統管材采用鍍鋅鋼板,厚度為0.6-1.2mm。(2)通風系統地下室及地上每層各設一個多葉送風口,送風口設置手動
14、和自動開啟裝置,并與加壓風機聯動。自動手動開啟由消防控制室控制。送風系統管材采用鍍鋅鋼板,厚度為0.6-1.2mm。2、施工現場條件2.1生活區: 本工程勞動力投入高峰期,計劃400人,生活區占地面積2200,搭建活動房1200。2.2辦公區:計劃需要場地900,建兩棟兩層彩板活動房,辦公面積600。2.3施工區:施工場地約18000,樓周邊為車庫,已大開挖,施工區在大基坑內,坑深約4.2米。3、周邊環境本工程位于灞橋區現代紡織產業園內,現場磚砌圍墻封閉,市政管網等設施齊全,進出場交通方便,周邊1000米以內無居民區。4、工期計劃開工日期為 2012年9月1日,竣工日期為 2014年8月20日
15、。5、綠色施工示范工程創建目標確保獲得“西安市建筑業綠色施工示范工程” “XX省建筑業綠色施工示范工程” 工程建設中,在保證質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實施綠色施工,通過科學管理和技術進步,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與減少對環境負面影響的施工活動,實現“四節一環保”(節能、節材、節水、節地和環境保護)。6、綠色施工責任單位三、綠色施工管理1、組織管理1.1建設單位宏觀控制,甲方代表XX為主要領導,總包單位項目經理屠峰具體實施,監理工程師檢查和監督,共同組成一個有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三方參與的綠色施工管理機構。XX為第一領導人的控制小組,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主要負責人全員參與。 綠色施
16、工管理小組分工序 號職 務姓 名項目部職務“綠色工地”創建具體分工1組 長甲方代表創建綠色工地總負責2副組長總 監組織制定各項措施并監督實施3副組長項目經理全面貫徹與實施方案4副組長常務經理組織施工任務安排與檢查5成 員項目技術負責綠色施工方案的制定和編寫,成果總結6成 員安裝項目負責人組織安裝施工任務安排與落實7成 員監理工程師對實施過程進行監督檢查8環境管理安全員負責全面執行綠色施工方案的環境保護措施9節材管理材料主管負責全面執行綠色施工方案的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措施10節水管理安全員負責全面執行綠色施工方案的節水及水資源利用措施11節能管理施工用電主管負責全面執行綠色施工方案的節能及能源利
17、用措施12節地管理生產經理負責全面執行綠色施工方案的節地與施工用地保護措施13效益統計核算員成本分析和效益核算14資 料資料員資料收集整理2、實施管理制度通過對項目經理部管理人員及全體施工人員節約教育和培訓,提高全體人員的節約意識,共同實現項目經理提出的節約目標及承諾。2.1節約教育和培訓的要求:施工現場的所有人員必須按要求進行“四節一環保”教育和培訓。按等級、層次和工作性質分別進行“四節一環保”教育和培訓。2.2宣傳和教育的形式:張掛宣傳橫幅;公布項目部節約方案;公布項目部承諾;張貼節約標語;設立職工建議箱;重要部位張貼友情提示;組織開展學習宣傳相關法律、法規活動、分層次組織管理人員、職工進
18、行學習,使廣大干部員工認識責任和義務,增強節約意識;對浪費現象進行針對性的教育和處罰。“綠色施工”,增強全員“綠色施工”的意識,提高全員綜合素質,使每個施工者和管理者從自我做起,自覺愛護施工現場的一草一綠,節約用水、用電、保持現場環境干凈整潔是實現“綠色施工”的基礎。3、評價管理制度項目經理部對節約的有效性、適應性、適宜性進行評價,確保各階段的施工都能順利完成項目綠色施工管理目標。4、人員安全與健康管理制度4.1現場設飲水處、休息區、羽毛球場、臨時移動環保廁所、醫務室、食堂、浴室、吸煙室等必要的施工人員生活設施,每日專人清潔環境衛生、噴灑防塵、防止污染。4.2施工現場在易產生職業病危害的作業崗
19、位、設備、場所設置警示標識和警示說明。 4.3食堂有相關衛生許可證,各類器具規范清潔;炊事員持有效健康證。4.4生活區應設置密閉式容器,垃圾分類存放,定期滅蒼蠅,及時清運。4.5健康檢查:進入施工現場的所有職工上崗前,統一組織體格健康檢查,特殊工種、有害有毒工種按職業病防治法定期做健康檢查,指導操作人員正確使用職業病防護設備和個人勞動防護用品。4.6施工現場應采用低噪聲設備,推廣使用自動化、密閉化施工工藝,降低機械噪聲;作業時,操作人員應戴耳塞進行聽力保護。4.7高溫作業時,施工現場應配備防暑降溫用品,合理安排作息時間。 四、環境保護及實施措施1、現場各種施工標牌增加環境保護內容 在工程概況牌
20、、施工現場管理人員組織機構牌、入場須知牌、安全警示牌、安全宣傳牌、文明施工牌、消防保衛制度牌、施工現場總平面圖等圖片和或文字中增加環境保護的內容。2、施工現場應在醒目位置設環境保護標識 施工現場醒目位置如主入口、主要臨街面、有毒有害物品堆放地等設置環境保護的警示語和要求。3、施工現場的文物古跡和古樹名木應采取有效保護措施工程項目部嚴格貫徹文物保護法律法規,制定施工現場文物保護措施并有應急預案。4、現場食堂食堂設施齊全(含消毒設施),有衛生許可證,炊事人員持有有效健康證上崗,堅持一洗、二清、三消毒制度,食品倉庫整潔,食品堆放隔墻離地,不得住宿人員,生熟菜墩分開。5、資源保護 危險品、化學品存放單
21、獨設置庫房,地面為混凝土硬化,圍護墻、隔墻為磚墻砌筑,屋面用保溫、防火型彩鋼復合板。5.2施工中不抽取地下水,不隨意破壞植被和樹木。5.3施工現場采取多綠化少硬化的原則,場地、道路硬化盡可能少,滿足基本需求即可,停車場采用可二次利用的透水磚鋪設。6、人員健康有專人負責管理,每天有專人打掃公共衛生,員工宿舍空調安裝率達到30%。6.2從事有毒、有害、有刺激性氣味和強光、強噪音施工的人員配備與其相應的防護器具。地下室、室內有毒有害施工采用風機強制通風,其它部位防水和室內裝修施工采用自然通風。現場設置浴室、娛樂室、農民工學校等有利身心健康的設施。6.5食堂各類器具保持清潔,個人衛生、操作行為規范;糧
22、油、蔬菜的采購通過正規渠道。6.6施工人員按時作息,根據工程量大小配備勞動力,避免疲勞作業,禁止超負荷運轉。7、揚塵控制,根據天氣情況確定灑水次數,確保施工區、生活區和辦公區不起塵。域內堆放的土方,采用密目網覆蓋或種植花草防塵。7.3運送土方、渣土等車輛,全部使用封閉式渣土運輸專用車。 7.4現場進出口處設沖洗槽,保持進出車輛輪胎不帶泥。達標密目網圍護遮擋,防止灰塵飄揚。垃圾清運。現場垃圾清運設專人負責管理,樓層建筑垃圾采用密封料斗吊運,嚴禁拋撒;每道工序工完場清,及時將施工作業面廢棄物有組織地清理至垃圾堆放場。8、廢氣排放控制8.1進出場車輛及機械設備廢氣排放應符合國家年檢要求,生產上嚴格控
23、制檢查。施工現場、生活區的開水為電開水器;食堂使用電蒸飯車、電飯鍋、石油液化氣。焚燒有毒、有害的物質和施工垃圾(生活垃圾);不得將有毒有害物質作為土方回填。施工現場建有廁所,保持清潔,定期施放藥物,無臭味。生活垃圾按衛生要求隨時清運或妥善處理。9、建筑垃圾處置9.1建筑垃圾分為:不可回收利用廢棄物、可回收利用廢棄物、有毒有害廢棄物。物應分類存放,并在存放處用標牌或其它方式注明廢棄物的種類,有害廢棄物應單獨放置并注明“有害”字樣。有毒有害廢物分類率應達到100%,必須單獨存放,防止再次污染。、不可回收利用和有毒有害三類,不可回收利用和有毒有害的建筑垃圾,委托有資質的垃圾運輸公司及時清運。9.4建
24、筑垃圾回收利用率力爭達到30%。廢棄物外運前必須將廢棄物覆蓋嚴實,不得出現遺灑。對危險、有毒有害廢棄物的運輸,必須執行國家有關法規,防止二次污染環境。應定期對廢棄物貯存設施、設備和場所進行管理、維護,保證其正常使用,對于可能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的廢棄物,要采取有效的防止措施,加強對有毒表害廢棄物的管理。10、污水排放10.1 辦公區場內設置排水溝、沉淀池,雨水和洗車水經沉淀后利用。10.2現場廁所設置化糞池,排向市政污水管網,化糞池定期清理。10.3食堂隔油池:在工地食堂設置隔油池。每天清掃、清洗,油物隨生活垃圾一同收入生活垃圾桶。11、防止光污染11.1夜間焊接作業時,應采取擋光措施。11.2
25、工地設置的大型照明燈具,應有防止強光線外泄的外罩,調整強光投射角度,防止強光對周邊道路和居民小區的污染。12、噪音控制措施在聲源處、界墻周邊設置噪音監測點,實施動態監測,及時進行調整,安排專人進行監控和記錄。噪聲控制指標需符合下表限值:不同施工階段的噪聲限值施工階段主要噪聲源噪聲限值(DB)晝 間夜 間土石方推土機、挖掘機、裝載機等7555打樁各種打樁機等85禁止施工結構混凝土攪拌機、振搗棒、電鋸等7055裝修吊車、升降機等655512.1采用先進機械、低噪音設備進行施工,機械、設備應定期保養維護。12.2產生噪聲較大的機械設備,均設置在施工現場,遠離辦公區、生活區和周邊住宅區。12.3塔吊作
26、業指揮,使用對講機傳達指令。13、施工圍擋施工現場周邊已有磚砌圍墻,高,能有效隔絕各類污染。14、移動廁所在施工層的第9層、第13層,第18層、第24層設置樓層移動廁所,并定期清運、消毒。15、噪聲監測現場周邊1000范圍內無居住區,場地臨近灞河邊,比較空曠,噪聲影響比較小。設噪聲監測點,項目部實施動態監測。16、現場設醫務室編制人員健康應急預案。預案內容涉及火災、高空墜落、物體打擊、觸電、機械傷害、坍塌、環境污染、食物中毒等,一旦發生上述事件,救援人員、車輛、醫院能及時現場能果斷處理,避免事態擴大和蔓延。五、節材與材料資源利用措施 通過設計、施工將材料的使用數量、運輸范圍、能源消耗降到最低,
27、達到節約材料、節約成本,資源再利用的目的。 1、就地取材根據就地取材的原則,除設計指定和本地不生產的材料、設備及半成品外,其余材料采購均選擇生產地在150km范圍之內,并有實施記錄、統計計量。2、制度健全有健全的機械保養、限額領料、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等制度。現場機械保養、限額領料、廢棄物排放和再生利用等制度健全,做到有據可查,有責可究。3、材料的選擇3.1施工選用綠色、環保材料。其材料符合下列要求:1)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境污染控制規范GB50325的要求。2)混凝土外加劑應符合混凝土外加劑中釋放氨的限量GB18588 的要求。3.2臨建設施采用可拆遷、可回收、可多次利用材料。1)本工程所有辦公、
28、宿舍、會議室、廚房等臨建設施,均采用可拆遷的復合彩鋼板房,活動用房計劃1800。2)各類加工棚、固定機械防護棚均采用工具式,計劃200。3)辦公區、生活區的地面使用可重復使用的透水磚,計劃300。4)辦公區隔離圍墻采用工具式金屬欄桿。4、材料節約規定4.1采用工具式模板和新型模板材料:本工程剪力墻結構采用86系列全鋼大模板,約4900。 現場材料運輸采用三臺塔吊,相互之間能交叉配合,塔吊之間安裝防碰撞裝置。材料運輸工具適宜,裝卸方法得當,防止損壞和遺灑,避免和減少二次搬運。4.3本工程混凝土采用輸送泵和布料機直接入模,減少垂直運輸和澆筑入模過程拋灑。4.4根據本工程的現場條件和具體情況,鋼筋加
29、工場地的選址經過多次優化,減少二次倒運。4.5面材、塊材鑲貼,應做到預先總體排版。 本工程電梯廳、樓梯間、走廊、室外臺階及坡道面層為地磚面層。做到預先排版、統籌安排、按計劃采購、加工。現場盡可能不產生切割,減少損耗,提高工效,提高質量水平。4.6應因地制宜,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本工程筏板、地下室外墻、頂板混凝土應用了P6自防水混凝土3500立方米。現澆板上的各種管道預留洞、衛生間的各種板面預留洞采用鋼制工具式模具。二次結構采用燒結大孔磚、加氣混凝土砌塊等。施工測量采用先進的全站儀、垂直儀。外腳手架采用附著式電動提升架,施工方便,安全可靠。鋼筋直徑22的鋼筋連接采用直螺紋機械連接
30、,12直徑22的鋼筋墻、柱采用電渣壓力或對焊,節約鋼筋。施工安全計算采用PKPM計算軟件5、資源再生利用5.1 建筑余料合理使用。1)利用每次澆筑混凝土的剩余料,制作門窗洞口過梁、混凝土砌塊、地溝蓋板、填充墻頂的混凝土三角塊等。主體到10層以后,可用于填充墻砌筑后的圈梁、構造柱的澆筑。2)利用鋼筋下腳料:用小直徑鋼筋下腳料,焊接成剪力墻內固定鋼筋位置的梯子筋和模板定位筋。用下腳料鋼筋焊接各種電梯井安全防護門、欄桿、場地雨水篦子等。5.2 板材、塊材等下腳料利用。1)利用下腳料模板制作垃圾箱、消防墻、休息桌凳等。2)利用木方和模板下腳料制作腳手架防護板。3)用模板下腳料制作腳手架踢腳板。5.3
31、臨建設施充分利用既有建筑物、市政設施、周邊道路和圍墻。1)利用場地內原有圍墻和兄弟施工單位圍墻約160m,作為生活、辦公區圍墻。2)把食堂、廁所布置在鄰近市政排污管道的地方,便于化糞池污水排出。3)把地下室結構房間經過處理,作為施工階段臨時蓄水池,用于混凝土養護、施工、消防用水。6、編制材料計劃,應合理使用材料根據施工進度計劃,編制詳細的材料采購計劃、進場計劃、以期減少庫存數量,減小資金占用量。7、新型模架應用本工程1012#樓外架采用附著式電動提升架(爬架);612#樓0.00以上全部采用鋼大模板。8、建筑材料包裝物回收率本工程建筑材料包裝物回收率必須達到80%。現場材料包裝用紙質或塑料、塑
32、料泡沫質的盒、袋一律分類回收,集中堆放。對于供應方要求回收的一次性包裝物,要集中堆放、分類堆放,便于統一回收。9、現場臨建設施、安全防護設施定型化、工具化、標準化8棟共80間。9.2圍墻、大門、旗臺、施工標牌均按XX建工集團標準制作。9.3工具式鋼筋加工棚、木工棚,共200。 工具式圍墻55米,工具式“八牌一圖”牌1個。9.5工具式施工電梯樓層安全防護門153處。9.6 工具式安全防護棚5個。9.7工具式晾衣架2個。工地標準報欄4個。9.9工具式自行車棚1個。10、節材創新:10.1提高結構混凝土面平整度,省去設計的面層粉刷;1)提高基礎C15混凝土墊層平整度,省去底板防水層下的水泥砂漿找平層
33、,4600。2)提高地下室外墻面平整度,省去地下室外墻面防水卷材下水泥砂漿找平層,900。3)確保剪力墻面平整度,省去混合砂漿粉刷層,約161000。安裝利用鋼管制作工具式留洞模具代替傳統的木模預留洞模板,一次制作、全樓使用。六、節水與水資源利用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收集雨水儲存在地下室的水池中用于混凝土養護等,減少水的使用量、增加廢水的處理回收、防止和杜絕水的浪費。1、將節水指標納入勞務合同條款在簽訂勞務分包合同時增加定額用水條款:工地生活區每人每月平均額定用水量為2.0噸,節余部分按水價80%獎勵給勞務分包方,超額使用的按水價加倍收費。2、節約用水2.1施工現場供、排水系統合理適用1)通向樓層
34、的施工用水、樓層消防用水采用地下室結構改建的蓄水池,經加壓水泵供至各施工點。蓄水池中匯集抽排的雨水,不足由市政自來水供給。2)施工現場大門內的汽車沖洗用水,由自來水一次供到后,經過三級沉淀后循環使用,自來水僅僅起補充作用。1)施工用水排放:樓層施工用水的排放,主要集中在主體結構的混凝土養護階段,其施工用水排放,主要途徑是匯集到地下室集水坑或蓄水池沉淀后,用于混凝土養護。2)施工現場的雨水排放:施工場地的雨水主要通過筏板邊的排水溝,匯集到與之相連的集水坑,儲存直接使用或抽排到地下室的蓄水池內備用。3)洗車槽污水排放:二級沉淀池的水位達到溢水高度時,從第一級沉淀池抽排至市政雨水管網。 4)生活區、
35、辦公區污水排放:生活區、辦公區廁所的污水經化糞池處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網。辦公區雨水排放匯集到現場內的雨水井。5)生活區污水排放:廚房污水排至隔油池,除油后排至污水管網。2.3節水器具:施工現場辦公區、生活區的生活用水應采用節水器具,節水器具配置率達到80%。2.4施工現場的生活用水與工程用水分別計量。2.5施工中采用先進的節水施工工藝:工程結構用混凝土全部采用商品混凝土。管道通水打壓、各項防水閉水及噴淋試驗等,均采用先進的節水工藝。 2.6混凝土養護節水措施 混凝土養護是主要耗水項目,本工程采用的節水措施:混凝土初期覆蓋塑料薄膜,后期覆蓋棉氈灑水養護。2.6.2剪力墻、柱,涂刷養護液或噴霧養
36、護。所有施工臨時供水管道、管件安裝后,打壓試水合格后方投入使用。施工過程專人檢查維護,確保管網和用水器具無滲漏3、水資源的利用和雨水抽排在地下室蓄水池中,供樓層混凝土養護使用。3.2沖洗現場機具、設備、車輛用水,設立循環用水裝置。4、建立基坑降水再利用的收集處理系統施工現場對地下降水、車輛沖刷用水、雨水進行收集處理,用于噴灑路面、澆花草、沖洗機具。5、施工現場雨水收集利用的設施基坑內安裝污水抽排系統,采用污水泵強制抽排。5.2設置排水溝、雨水井、集水坑等設施收集雨水。6、噴灑路面、綠化澆灌不得使用自來水為減少揚塵,現場環境綠化、路面降塵用水,使用洗車回收用水或雨水。7、生活、生產污水應用施工用
37、水回流到地下室沉淀后,繼續用于施工。力爭非傳統水源和循環水再利用量大于50%七、節能與能源利用 采取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環境和社會可接受的一切措施,來提高能源資源的利用效率。節能就是盡可能地減少能源消耗量,生產出與原來同樣數量、同樣質量的產品;或者是以原來同樣數量的能源消耗量,生產出比原來數量更多或數量相等質量更好的產品。施工能源消耗主要是電力,節約電力能源的措施主要有:1、對施工現場的生產、生活、辦公節能控制措施1.1加強耗能監督:項目設立耗能監督小組,項目安全部設立臨時用水、臨時用電管理小組,除日常的維護外,還負責監督過程中的使用,發現浪費用電現象則予以處罰。機械設備:本工程施工現場能
38、耗最大主要是塔吊、施工電梯、電焊機、現場照明;生活區能耗大的有空調、開水器、蒸飯車。為便于計量,對生產過程使用的施工設備、照明和生活辦公分別設定用電控制指標。1.3實行節約獎勵,超用處罰的經濟措施。1.4生活區用電主要控制指標: 宿舍用電量: 50度/每間宿舍 / 每月 食堂及蒸飯車 單獨計量,按實結算 公共部位 10%/宿舍用電量2、對主要耗能施工設備應定期進行耗能計量核算 施工用電必須裝設電表,辦公區、生活區和施工區應分別計量,應及時收集用電資料,建立用電節電統計臺賬,與用電指標對比,提高節電率。3、使用節能型設備 禁止使用國家、行業、地方政府明令淘汰的施工設備、機具和產品。4、臨時用電設
39、施節能,如節能燈泡、日光燈管、延時開關等。4.2現場照明設計應符合現行標準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 的規定。4.3現場臨電設備、中小型機具、照明燈具采用帶有國家能源效率標識的產品。5、機械設備節能:選擇功率與負載相匹配的施工機械設備,機電設備的配置可采用節電型機械設備,以利節電;機械設備宜使用節能型油料添加劑。:在施工組織設計中,合理安排施工順序、工作面,以減少作業區域的機具數量,相鄰作業區充分利用共有的機具資源。5.3樓層施工供水采用自動控制系統。5.4混凝土輸送泵全部采用燃油泵。6、材料運輸與施工節能6.1 縮短建筑材料運輸距離,減少能源消耗。工程施工使用的材料,堅持就地取材
40、的原則,距施工現場500km以內生產的建筑材料用量占工程施工使用的建筑材料總重量的70以上。6.2 采用能耗少的施工工藝。改進施工工藝,節能降耗。6.3 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和施工進度:合理安排工期,根據總進度計劃,每月排出詳細可行進度計劃,做到有序施工,避免突擊趕工期的無序施工,造成人力、物力和財力浪費等現象。6.4 盡量減少夜間作業和冬期施工的時間:夜間作業不僅施工效率低,而且需要大量的人工、照明,用電量大,根據施工工藝特點和工程量大小,合理安排施工人員和作業時間。 7、辦公、生活和施工現場,80采用節能照明燈具施工、辦公、生活的燈具,采用節能型。金屬鹵化物燈代替傳統鏑燈,正常使用年限10年。
41、發光強度約為同功率白熾燈的16倍,為同功率節能燈的6倍,為高壓鈉燈2-3倍。8、生活區節電措施 8.1生活區實行定時供電,即上班后30分鐘內切斷宿舍用電,下班前30分鐘對宿舍送電。杜絕人走電不關的浪費現象。8.2杜絕員工宿舍使用大功率的電器設備用于做飯、燒水、取暖等。9、辦公區節電措施空調系統單獨回路供電,實行限時供電,同時空調溫度制冷不得低于26C,制熱不得高于20C。10、合理布置供電設施和施工用電設備優化線路路徑,減低線路損耗。項目臨時用電在總體降耗上充分考慮三相負荷平衡,平衡度控制在小于20%. 八、節地與施工用地保護通過合理的統籌、布局起到節約土地,空間合理的再利用目的。1、合理布置
42、施工場地并實施動態管理根據現場特定情況,施工現場平面布置圖分三次進行。即:地下室施工階段平面布置;主體施工階段平面布置;裝飾裝修及設備安裝施工階段平面布置。1.1地下室施工階段平面布置:施工大門設在施工區東側,門內設車輛沖洗設備。這個階段的場內道路,進入施工大門后,向西南方向通過下基坑硬化道路進入基坑內施工現場,向南進入辦公和生活區。此階段施工場地利用率,可達70%。施工區在6#樓與7#樓之間設置一個鋼筋加工棚,10#東側設置一個鋼筋加工棚,1112#樓之間設置一個鋼筋加工棚,在7#樓南設置一個70的庫房,1112#樓北設置一個100的庫房,其它位置作為臨時地下室散拼模板、混凝土澆筑場地。鋼筋
43、加工棚、木工棚、庫房按地下室施工布置,樓與樓之間的空地按需要做適當硬化,用于臨時堆放砌塊、模板等和澆筑混凝土施工場地。9#、10#地下車庫外墻外側回填后布置施工電梯,作為9、10#樓混凝土澆筑施工場地。此階段施工場地利用率達90%。1.3裝飾裝修及設備 安裝階段施工平面布置為保證本工程室內外同時交付使用,這個階段的施工場地將安排在西側地下室外與圍墻之間約20米寬的空場地上,此階段場地施工使用率,可達95%。2、節約用地措施2.1本工程施工場地比較大,施工做到盡量減少占地。建筑面積:建筑物面積107310施工用地面積:施工用場地主要放置在未施工的地下車庫部分,面積約20000,足夠大,不再占用其
44、它空地。2.2施工現場臨時道路布置與原有及永久道路兼顧考慮,并充分利用擬建道路為施工服務。3、保護用地措施3.1利用原有綠化和種植花草防止水土流失;除房屋和道路占用外,擬保留原有地貌,進行綠化。:施工后立即恢復生活區、辦公區臨時占用地被破壞的草坪。盡量恢復原有地貌和植被。3.3優化深基坑施工方案,減少土方開挖和回填量 為減少大開挖放坡造成的大量開挖和回填,擬選用土釘墻邊坡支護方案。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土地的擾動,保護自然生態環境。4、組裝式臨時用房臨時辦公和生活用房、庫房均采用裝配式輕鋼復合彩鋼板活動板房,可重復使用,符合綠色施工技術標準要求。5、保護文物施工中如發現地下文物資源,立即進行有效保護
45、,及時報告,按主管部門的意見處理。6、地下水位控制 基坑降水,應對相鄰的地表和建筑物進行監測,采取科學措施,以減少對地表和建筑的影響。7、鋼筋加工配送化,構件制作應工廠化本工程11、12#直條鋼筋采用鋼廠加工配送,其它樓號在施工現場制作加工,預制構件很少且單體體量很小,計劃在施工現場內制作。8、利用和保護原有建筑物施工總平面布置已充分利用和保護原有建筑物、構筑物、道路和管線等,職工宿舍滿足2/人的使用面積要求。 九、綠色施工技術與創新在綠色施工過程中,銳意創新,積極推廣應用“四新技術”,在大力發展現場監測技術、低噪音施工技術、現場環境參數檢測技術、建筑固體廢棄物再生產品的應用等方面,進行推陳出
46、新。遇到新的情況、新的問題、新的技術、新的材料、新的設備,積極開展QC小組活動,及時總結效益和成果,并把已經取得的工藝、數據、方法等,報公司編制工法。十、綠色施工檢查與評價1、施工準備階段1.1學習項目部綠色施工方案中的相關條文要求,以便對照實施。1.2建立、健全項目部綠色施工管理體系。1.3完善綠色施工管理責任制度、綠色施工培訓制度。1.4綠色施工領導小組的各個分部負責人對照方案,進一步細化編制各自可操作的分項方案。實施前嚴格對實施人員進行交底。2、日常巡視2.1綠色施工小組管理人員對施工現場進行目的明確的巡視檢查,并做好記錄,發現問題及時下發整改通知單,限期及時整改。2.2綠色施工小組管理
47、人員對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的施工過程進行定期安全檢查。2.3組織施工現場綠色施工檢查,每月一次。3、施工、實施階段檢查3.1綠色施工小組組長及副組長應檢查落實綠色施工管理體系運行情況。3.2檢查和記錄綠色施工管理人員到崗情況。3.3檢查和記錄綠色施工各項管理制度落實情況。3.4檢查綠色施工各項技術措施、施工方案的落實情況。3.5定期(每月一次)檢查施工現場各項職業健康、環境保護、節約資源措施落實情況。4、評價4.1項目部會同建設和監理單位根據綠色施工情況,制定改進措施,由項目部實施改進。4.2項目部必須接受公司進行的綠色施工隨機檢查,并根據其評估意見改進工作。4.3綠色施工項目,項目部自評價次數,每月不得少于1次且每階段不得少于1次。4.4綠色施工批次評價,由項目部組織,建設單位和監理單位參加,評價結果由建設、監理、施工單位三方簽認。5、其他一次的綠色施工檢查結果,召開綠色施工例會,總結前期的綠色施工情況,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5.2依據綠色施工管理規定及相關要求及時填寫綠色施工管理檢查記錄表以及其他相關資料的收集與整理工作。5.3安排專人做好綠色施工過程中相關影像資料的收集與整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