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簡介:
物資倉庫火災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1事故特征
1.1危險性分析
倉庫可由于外來火種、設備故障、人員操作不當、儲存物品混存性質相抵觸、 物品變質等原因引起發生火災事故。
1.2事故可能發生的地點和裝置
公司各物資儲存倉庫。
1.3事故危害程度
倉庫火災事故會導致房屋坍塌及人員中毒、窒息等傷亡事故。
2應急組織和職責
2.1成立應急救援指揮部
指揮:事發部門車間主任、處長
成員:事發部門副主任、副處長、主管、車間安全員、各工段長、班長現 場崗位人員
2.2指揮部人員職責
(1)生產技術處處長職責:全面指揮倉庫火災事故的應急循環水池淹溺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1. 事故風險分析
1.1. 事故類型
溺水傷亡事故類型溺水傷亡事故分為溺水傷害和溺水死亡兩種該事故發生無明顯季節特征。
1.2. 危險源
高位水池、水井、循環水池、余熱發電冷卻塔等。在運行檢修和作業過程中均可能造成高空墜落循環水池淹溺傷亡事故。循環水池清理沉淀物時,高位水池閥門誤開,導致瞬間大量返水,作業人員逃脫不及時導致溺水。員工不慎落入大夏河等。
1.3. 事故危害程度及范圍
淹溺事故是指人員淹沒在水里,造成傷亡的事故。發生淹溺后,可引起窒息缺氧,如合并心跳停止的,可造成溺水19.壓力容器爆炸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1. 事故風險分析
1.1. 事故類型
氧氣、乙炔瓶爆炸,空壓機、儲氣灌、高壓風管爆炸。
1.2. 事故危險源
事故可能發生在儲氣罐、地面空氣壓縮機房、和壓縮空氣管道、氧氣和乙炔庫房、使用氣焊的地點。
1.3. 事故危害程度及范圍
由于壓力容器爆炸可能造成人員傷亡、設備損壞或財產損失。影響正常的生產經營、生活秩序,甚至影響周邊居民生活。
1.4. 事故前的征兆
壓力容器表面溫度急劇升高,壓力表指針劇烈擺動等現象。
1.5. 事故引發的次生事故
由于壓力容器爆炸沖擊波會造成人員傷亡和建筑物氧氣乙炔火災爆炸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1. 事故風險分析
1.1. 事故類型
1.1.1. 火災事故。氧氣乙炔庫是公司重點防火部位。人為因素引發的火災事故:違反操作規程、違章安裝使用電氣設備、違章使用明火作業、檢修(施工)現場違反安全管理規定、第三方人為破壞等。雷擊及設備問題等因素引發的火災事故。火災事故一旦發生將會造成人員傷害及財產損失。
1.1.2. 爆炸事故。氧氣乙炔發生火災不能及時撲滅,處置措施不當導致瓶內燃燒或氣瓶在高溫下暴曬、暴露在火焰中發生爆炸事故。
1.1.3. 中毒窒息事故。純乙炔屬微毒類,具有弱麻醉和阻止細油品庫火災爆炸現場處置方案
1事故特征
1.1危險性分析
儲罐區、裝車臺的危險物質汽油、柴油、重油具易燃易爆性,在儲存、裝卸 過程中,由于儲罐、設備設施、管道本體質量問題或者操作失誤,而導致油品泄漏,泄漏出來的液體具有易揮發性,若通風不良,會造成易燃蒸氣聚積,達到爆炸極限,一旦遇到火源〔如火花、明火、高熱以及其他點火源〕則可能導致火災爆炸事故的發生。
油品初始火災受季節影響較大,如遇到夏天,溫度較高,泄漏出來的汽油, 揮發更快,且易達到其閃點而發生閃燃。另外,在雷雨高發期季節,儲罐、設備 設施、管道若灼燙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1. 事故風險分析
1.1. 事故類型
1.2. 灼燙事故可能導致人員火焰燒傷、高溫物體燙傷、化學灼傷、物理灼傷、電弧灼傷,甚至會可能危及生命。該事故發生無明顯季節特征。
1.3. 危險源
1.4. 在預熱器、回轉窯、篦冷機、窯頭、破碎機、高溫風機、余熱發電、高溫爐、電熱板等多是表面高溫設備,在其周圍工作均可能會對作業人員造成灼燒燙傷;熟料等高溫物料燙傷;貯存和使用強酸、強堿等化學原料的部位;在運行檢修和作業過程中,氣割、電焊等火焰均可能造成灼燙傷亡事故。
1.5. 事故危害程度及范圍
1.6. 灼燙造成電梯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3.1.1事故風險分析
電梯在運行當中,由于超員、水浸、電氣、機械故障等原因,發生火災、水浸、剪切、困人等電梯事故,造成人員傷亡、經濟損失。
3.1.2 應急工作職責
1)現場應急自救小組及人員構成
(1)應急組長:事發單位負責人。
(2)應急成員:事發單位全體成員。
2)職責
(1)組長職責
①組織現場應急救援工作,確定響應級別;
②負責組織制定、修訂事故應急現場處置方案,并定期進行演練;
③批準本方案的啟動和終止。
(2)現場應急小組職責
①統一領導、指揮和協調事故應急現場處置3.3雷擊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3.3.1 危險性分析
雷擊事故是指因雷擊發生火災、爆炸、人員傷亡、建筑物或設備損毀、公共服務系統(供 水、供電、通信等)中斷甚至癱瘓,造成人員傷亡、經濟損失或社會影響的自然災害事故。
1)事故類型
(1)直擊雷傷害事故
是指雷云對大地某點發生的強烈放電。它可以直接擊中設備和人員,也可以擊中架空線,如電力線、電話線等。
(2)感應雷傷害事故
它可以分為靜電感應及電磁感應:
①靜電感應:當帶電雷云(一般帶負電)出現在導線上空時,由于靜電感應作用,導線上束縛了大量的相反電荷。一旦雷髙處墜落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1事故特征
1.1危險性分析
(1)指派無登高作業操作資格的人員或有等高禁忌癥的人員從事登高作業。
(2)未經現場安全人員同意擅自拆除安全防護設施。
(3)不按規定的通道上下進入作業面,而是隨意攀爬非規定通道。
(4)高空作業時未按規定穿戴好個人勞動防護用品〈安全帽、安全帶)等。
(5)在臨邊作業或轉移作業地點時因踩空、踩滑而墜落。
(6)作業場所安全防護設施的材質強度不夠、安裝不良、磨損老化等;
(7)高處作業人員的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繩等用品因內在缺陷而破損、斷裂、失去防滑功能等鍋爐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1. 事故風險分析
1.1. 事故類型
1.1.1. 超壓運行:安全閥、壓力表等安全裝置失靈,或者在水循環系統發生故障,造成鍋爐壓力超過允許使用壓力,嚴重時會發生鍋爐爆炸。
1.1.2. 超溫運行:由于煙氣流差或燃燒工況不穩定等原因,使鍋爐出口汽溫過高、受熱面溫度過高,造成金屬燒損或發生爆管事故。
1.1.3. 水位偏差:水位過低會引起嚴重缺水事故;鍋爐水位過高會引起滿水事故,長時間高水位運行,使壓力表管口結垢而堵塞,使壓力表失靈而導致鍋爐超壓事故。
1.1.4. 水質管理不善:鍋爐水垢太厚,又未定期排污,化學品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1事故特征
1.1危險性分析
強酸、強堿等化學藥品在使用、貯存、接卸、取樣過程中由于操作不當及安全措施落實不到位都可能造成泄漏、燒灼、中毒等事故。
1.2事故類型
化學危險品造成人員灼傷、中毒而引發人身傷亡事故。
1.3事故可能發生的地點和裝置
公司余熱發電水處理操作間和臨時貯存間;生產技術處化學藥品倉庫化學藥品入庫、儲存、出庫;化驗室化學藥品的使用和臨時貯存。
1.4事故危害程度
強酸、強堿等化學藥品除皮膚灼傷以外,由呼吸道吸入還可引起化學性支氣管炎、肺炎、肺水腫和中毒等。
1.5事前機械傷害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1. 事故風險分析
1.1. 事故類型
機械事故可能導致人員撞傷、碰傷、絞傷、咬傷、打擊、切削等傷害,會造成人員手指絞傷、皮膚裂傷、骨折,嚴重的會使身體被卷入軋傷致死或者部件、工件飛出,打擊致傷,甚至會可能危及生命。該事故發生無明顯季節特征。
1.2. 危險源
在各運轉設備如電機、風機、外露的聯軸器、螺旋葉片、提升機、破碎機、螺旋輸送機、拉鏈機、皮帶機、取料機等傳動裝置的旋轉部位和運行部件均可能對操作人員造成夾擊、卷入、絞、剪切等機械傷害的部位。
1.3. 事故危害程度及范圍
機械傷害事交通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1事故特征
1.1危險性分析
(1)駕駛人員違章操作行為,致使事故發生。
(2)駕駛人員由于心理或生理方面的原因,沒有及時、正確的觀察和判斷道路情況。
(3)駕駛人員只憑主觀想象判斷情況,或過高地估計本身經驗技術導致事故。
(4)公司生產區道路和廠房內通道狹窄、曲折,加之路面兩側的大量物品的堆放占用道路,致使車輛通行困難;
(5)駕駛人員在風、雪、雨、霧惡劣的氣候條件下駕駛車輛,使視線、視 距、視野以及聽覺力受到影響,往往造成判斷情況不及時,加之雨水、積雪、冰 凍等自然條件下,會造成剎車制動 安全生產標準化
XXXXXX有限公司
起重傷害事故現場處置方案
(XXXX/AQ-10-YA-03)
編制:安健環部
審核:XXX
批準:XXXX
2019年3月1日頒布 2019年3月 1日實施
1、 目的
高效、有序地處理本單位起重傷害突發事件,避免或最大程度地減輕起重傷亡事故造成的損失,保障員工生命和企業財產安全。
2、 依據
《XXXXXXX事故應急救援綜合預案(修訂版)》
3、適用范圍
適用于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