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簡介:
1、生產衛生管理制度1、進廠職工必須經過食品衛生法的培訓,經考核合格,體檢合格,方可上崗;2、進入車間的生產工作人員必須更衣(工作衣、工作帽、工作鞋),并必須經過消毒,洗手后方可進入生產車間;3、非生產人員嚴禁進入生產車間,違者按處罰條例處理;4、搞好個人衛生,要勤洗澡、勤理發、勤換衣、剪指甲,進車間不帶手飾;5、進入生產區嚴禁吸煙,吃零食,亂丟雜物,不隨地吐痰,不嬉笑打鬧,。
2、產品質量安全追溯召回制度一、為了加強本單位產品安全管理,避免和減少不安全產品的危害,保護消費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保證進入流通領域的本單位產品,在任何時候有召回要求時,都能迅速停止銷售和撤出市場,有效地從市場召回,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國務院關于加強食品等產品安全監督管理的特別規定等法律法規,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所稱不安全產品,是指有證據證明對。
3、計量器具及檢測儀器周期檢定管理制度1、質檢科負責檢測設備的驗收、日常管理、維修、定期送檢等事宜。2、各部門根據產品質量需求生產需要提出配置檢測設備申請,申請內容包括型號、規格、量程、準確度使用要求等(玻璃器具須帶有“CMC”標志)。經質檢科審核,廠長批準后交供銷科采購。3、外購計量檢測設備由質檢科依據有關標準、采購合同和說明書檢查驗收。驗收內容有:設備的制造許可證、編號、標志、出。
4、原輔材料采購及驗收管理制度1、所采購的原輔材料、包裝材料(如包裝箱、塑料袋等)必須符合國家食品衛生標準的要求,并符合國家標準、行業標準或其它經備案的企業標準的規定,已實行生產準入制度管理的原輔材料,應采購持證企業生產的產品(附主要原輔材料及包裝材料驗收標準)。2、任何人員不得采購回收的、過期的、非食用的、無經營資格(包括無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生產許可證等)單位經營的食品原料,違反規。
5、生產設備管理制度一、操作人員要對運行中的設備定時檢查,認真細致地對壓力、溫度、儀表靈敏度、各部堅固件、發出響聲的部件、是否有泄漏、安全裝置等各個方面進行檢查,發現異常現象立即斷電,及時排除故障。二、設備管理1、由主管設備的負責人根據廠內設備情況,提出設備購置計劃、更新、維修計劃,經研究批復后執行。2、由車間主任負責建立設備檔案和臺帳,負責對車間設備的定期大、中、小修、保養計劃。
6、倉庫、運輸、貯存管理制度 一、倉庫管理制度1、入庫產品(原輔料、成品)憑質檢單接受,按品種、規格、數量、分類堆放、排列整齊、標記鮮明、帳物相符,嚴禁漏天堆放、曝光暴曬、雨淋或靠近熱源。2、庫內安裝通風設施,防止物品潮濕,防止霉變、禁止煙火。3、產品不得與其它有害、有毒性、腐蝕性、易揮發或有異味及易燃、易爆等物品同庫存放。4、對出庫產品應嚴格檢查單據、品種、數量、手續。
7、文件管理制度一、目的控制各類文件的編制、發放、回收與保存,確保各相關部門和場所使用的文件現行有效。二、適用范圍1、技術文件:包括產品標準、工藝文件及各技術記錄、證書報告。2、質量文件:包括質量手冊、管理制度(辦法)及各種質量活動記錄。三、職責1、質檢科負責質量手冊及管理檢驗管理制度的編制,產品標準及相關標準的控制及用于內部控制的技術標準的編制。2、質檢科在缺乏。
8、食品添加劑管理和使用制度為保證食品質量安全,保證人民身心健康,合理安全使用食品添劑,讓銷售者放心,特制定本制度。1、認真學習食品安全法及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按照GB2760、GB14880或國家食品添加劑使用與管理制度規定執行.2、采購驗收食品添加劑必須有包裝標識和產品說明書,標識內容包括:品名、產地、廠名、衛生許可證號、規格、配方或者主要成分、生產日期、批號或者代號、保。
9、教育培訓制度一、全體員工均需參加統一安排的業務技術培訓,因故制度者必須補習。二、培訓方法1、抽調職工到各專業技校或同行業進行學習培訓。2、請專業技校教師和專家來廠講課。3、請廠技術教師講課或組織自學。三、學習時間1、每年集中全體員工學習培訓兩次。2、淡季或停電停水集中指定專業內容學習。3、新工人上崗前,學習培訓。四、學習內容1、政治理論。2、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