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平整的鏡子,在“吸吮”著陽光這是記者在位于成都的四川省建筑科學研究院看到的。該院高級工程師高波告訴記者,這片太陽能光伏發電面板每年能產生13000千度電,基本滿足了大樓的照明需要。一邊可以自己發電,一邊還節約電。高波指著天花板上的燈介紹說,在辦公室內,公辦區域全部使用了低功率LED照明燈。這種照明
裙房抗震等級不低于主樓Tag內容描述:
1、像平整的鏡子,在“吸吮”著陽光這是記者在位于成都的四川省建筑科學研究院看到的。
該院高級工程師高波告訴記者,這片太陽能光伏發電面板每年能產生13000千度電,基本滿足了大樓的照明需要。
一邊可以自己發電,一邊還節約電。
高波指著天花板上的燈介紹說,在辦公室內,公辦區域全部使用了低功率LED照明燈。
這種照明燈比傳統的照明燈更亮,壽命是傳統照明燈的兩倍,卻可以節能至少50%。
一邊增收,一邊節支出。
高波算了一筆賬:經過改造的大樓與同類建筑相比耗能降低了50%,每年可節約60萬度電,可以滿足200個普通家庭全年用電的需求。
“科技樓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系列綠色建筑技術措施,包括被動式建筑節能設計、垂直+屋頂綠化、空氣質量在線監測、雨水回收利用、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智能燈光+空調控制系統、新風熱回收系統、集成智能化系統、外窗外遮陽技術等十余項。
”四川省建筑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德華向記者介紹。
除了技術,大樓低碳綠色運行的“法寶”還包括完善的信息管理體系。
大樓采用的智能化能源管理系統,通過后端設置參數,人工智能對能源進行優化控制,比如自動調節水量大小、空調功率等,提升能效利用。
通過一系列的綠色節能改造,這幢始建于1985年的大樓,獲得了西南地區首個“綠色三星”認證,這也是國內綠色節能建筑的最高級。
“十三五”期間成都全市綠色建筑總面積累計突破2億平方米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中南集團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