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下穿鐵路立交節點項目雨水箱涵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書.docx
下載文檔
上傳人:職z****i
編號:1087193
2024-09-06
10頁
116.80KB
1、市政道路下穿鐵路立交節點項目雨水箱涵工程施工技術交底書編 制: 審 核: 批 準: 版 本 號: ESZAQDGF001 交 底: 復 核: 批 準: 接 收: 二XX年X月 技術交底書技術交底書表格編號XX項目名稱XX路XX下穿鐵路立交節點工程一標段第 頁共 頁交底編號工程名稱 排水工程設計文件圖號施工部位 雨水箱涵施工交底日期 技術交底內容:1、技術交底范圍;2、設計情況;3、施工步驟及要求;4、基坑回填;5、施工注意事項;6、安全、環保、文明施工等技術措施;7、成品保護措施;8、附件編制:復核:簽收:日期:技術交底內容:1、 技術交底范圍;適用于XX路XX下穿鐵路立交節點工程一標段雨水箱2、涵施工。2、 設計情況;本項目為XX路XX下穿鐵路立交節點工程一標段,線路北起信息產業基地1號路主干道與呈黃公路交匯點,南止于呈貢新城新北路,線路全長320m。本項目按照城市級主干路標準設計,行車速度50km/h,路基寬度50m。 雨水箱涵凈空2.2m2.0m,墊層10cm厚,底板、蓋板及涵身厚30cm,內壁四角位置設計30cm30cm倒角,涵身采用C30鋼筋混凝土現澆,墊層采用C20混凝土現澆。出水口端與排洪溝順接。3、施工步驟及要求;3.1基坑開挖現場測量放樣確定開挖邊線,兩側超挖100cm作為操作面?;觾蓚绕露劝凑?:1.25控制。機械開挖至箱涵墊層頂面停止,預留10cm墊層采用人工開3、挖。祥見“開挖斷面圖”。3.2基底處理基坑開挖完成后,需人工進行清理基底。試驗室進行地基承載力試驗,要求地基承載力不小于200KPa,若達不到則應進行換填處理或強夯處理。換填地基采用砂夾石,拌和時摻入占砂重4%的水泥干粉。換填厚度不大于3m,施工時每30cm一層碾壓回填密實,壓實度不小于95%。詳見“換填斷面”。3.3墊層施工墊層寬度要比箱涵外墻沒測超寬20cm,厚度為10cm,采用C20混凝土澆筑。澆筑時注意砼振搗,要求混凝土表面平整。3.4底板、涵身.蓋板及檢查井鋼筋施工一般段箱涵主體主筋采用HRB40018鋼筋,間距為15cm,水平筋、箍筋及倒角鋼筋采用HRB40012鋼筋,水平筋及倒角4、鋼筋間距為15cm,箍筋間距為30cm,梅花形布置。檢查井為圓形井口,直徑為800mm,檢查井井圈及周邊采用兩道環向加強筋,加強筋采用HRB40022鋼筋,采用雙面焊焊接,焊接長度不小于5d(d表示鋼筋直徑)箍筋采用HRB40012鋼筋,間距為200cm。側墻開口每側加強筋采用HRB40025鋼筋,拉筋采用HRB40012鋼筋,間距為40cm。方形洞口在四周設置暗梁KL-2,KL-2兩側鋼筋應錨入涵身或底板內35d(d表示鋼筋直徑)。跌落段主筋采用HRB40022鋼筋,間距為15cm,1號筋長、短在側墻連接,沿箱涵縱向交錯布置。詳見“雨水箱涵配筋圖”。箱涵轉彎漸變段箱涵轉彎漸變段鋼筋主筋采用用5、HRB40022,間距為15cm,水平筋采用HRB40014,間距為15cm,箍筋采用HRB40012,間距為30cm,梅花形布置。箱涵主體鋼筋保護層不小于5cm,跌落段鋼筋保護層不小于4cm。3.5施工縫、變形縫施工洞身每隔46m設置一道沉降縫,縫內填以BW嵌縫密封膠,縱向鋼筋在離沉降縫35mm處向內彎折90,彎折長度為10d(d表示鋼筋直徑),在地質變化處及洞口與路基擋墻結合處應增設。施工縫位置以結構施工圖結合施工工藝水平等進行劃分,施工縫處需對混凝土表面進行鑿毛涂刷水泥砂漿處理,安裝遇水膨脹止水條。施工縫采用PN(BW)遇水膨脹止水條(3020)。變形縫地質變化處、結構類型變化處,止水帶6、沿變形縫通長布置。變形縫止水帶采用HXZ10型鋼邊止水帶(35010)。止水帶必須按生產廠家的要求進行安裝,并注意預埋件連接,確保之水效果。箱涵水平縫宜設置在底板面上60cm處,其他地方不得設置。具體詳見“箱涵沉降縫、施工縫結構圖”。3.6混凝土施工箱涵凈空為2.2m2.0m。底板30cm厚,涵身及蓋板30cm厚,混凝土采用C30混凝土支?,F澆,內壁混凝土表面要求光潔平整。檢查井及側墻開口按照設計位置預留。混凝土澆筑(1) 炎熱氣候條件下,混凝土的入模溫度不宜超過30。應避免模板和新澆混凝土受陽光直射,控制混凝土入模前模板和鋼筋的溫度以及附近的局部氣溫不超過40。(2) 混凝土應分層澆筑,分層7、厚度(指振搗后厚度)應根據攪拌與運輸能力、澆筑速度、振搗能力和結構特點等條件確定。(3) 混凝土澆筑期間,應設專人檢查模板、支架、鋼筋和預埋件等的穩固情況,當發現有松動、變形、位移時,應及時處理。(4) 在混凝土施工縫處接續澆筑新混凝土時,應鑿除已澆筑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漿和松弱層,鑿毛后露出新鮮的混凝土面積不低于總面積的75%。(5) 經鑿毛處理的混凝土面應用水沖洗干凈,但不得存有積水。在澆筑新混凝土前,對垂直施工縫宜在舊混凝土面上刷一層水泥凈漿?;炷琳駬v(1) 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及時對混凝土振搗并使其均勻密實。混凝土塌落度較小時,應加密振搗點分布。(2) 插入式振搗器的移動間距不宜大于振8、搗器作業半徑的1.5倍,且插入下層混凝土內的深度宜為50100mm,與側模應保持50100mm的距離。(3) 混凝土振搗完成后,應及時修整、抹平混凝土裸露面,待定漿后再抹第二遍并壓光或拉毛?;炷琉B生(1) 混凝土拆模后,應及時對新暴露的混凝土面進行覆蓋灑水養生,養護時間不小于7d(d表示天)或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的75%。(2) 當環境溫度低于5時,禁止對混凝土表面灑水養護,但應采取保溫、保濕養護。4.基坑回填; 施工結束,待箱涵混凝土強度達到95%以上后對兩側基坑進行回填?;靥顣r兩側應對稱均勻回填,采用小型機具分層夯壓密實,分層厚度為30cm,壓實度不小于93%,以避免墻身受較大沖擊。填9、土密實度要求同道路(道路范圍內)。填料應具有良好的透水性,最大粒徑不小于30mm。頂板1m范圍內不得采用機械碾壓。5. 施工注意事項; (1)基底強夯施工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 序號 項目 允許偏差(mm) 檢查方法 1 頂面平整 502m靠尺檢查 2 夯點間距+500 尺量 (2)換填地基底部和頂部高程允許偏差為+50mm。(3)鋼筋直徑采用20mm的鋼筋應采用機械連接。采用雙面焊焊接時,焊接長度不小于5d(d表示鋼筋直徑),單面焊焊接長不小于10d。(4)模板位置線要彈準確,誤差應小于2mm,模板板面清干凈脫模劑涂刷均勻,模板安裝牢固、拼接嚴密、無松動,以保證施工過程中不變形、不移位、不漏漿。10、(5)控制好混凝土攪拌、運輸時間,嚴把混凝土入模溫度。嚴格控制混凝土振搗次數、速度及振搗點,不得露振、過振。(6)非承重模板應在混凝土強度達到2.5MPa以上,且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損時,方可拆除,承重模板(板、梁)應在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混凝土強度75%及以上后,方可拆除;預留孔洞的內模應在混凝土強度能保證構件和孔洞表面不發生塌陷和裂縫時,方可拆除;拆除模板時,不得影響或中斷混凝土的養護工作;拆模后的混凝土結構應在混凝土達到100%的設計強度后,方可承受全部設計荷載。6、安全、文明、環保施工等技術措施; 6.1安全要求(1)施工區域設置警示標志,嚴禁非施工人員隨意出入。(2)現場建立統一制11、度,各工點設置專職安全檢查員,堅持進行班前學習、交底制度。(3)機械設備設專人操作并配指揮人員,定責定崗;上崗前進行技術培訓,制定專項制度和指揮聯絡方法,考核合格后,持證上崗。(4)定期對施工設備進行檢查、保養、維修,確保設備正常運轉,安全使用。跨越公路施工時,設專人負責做好防護工作,確保既有公路通暢無阻及人員安全。(5)基坑開挖完成后,沿基坑周邊采用42無縫鋼管橫豎進行圍擋,豎管每1.5m一道,橫管每1.2m一道。6.2文明施工保證措施根據現代工程施工的要求,我們將采取如下確保文明施工的措施:(1)施工現場:我們將在結構施工點懸掛醒目的警示牌、施工告示牌、分項工程簡介;材料堆放場地進行硬化,12、不同規格及品種材料分倉堆放,經過試驗檢測合格后進行詳細的標識。爭創“標化工地”。(2)在進入施工現場后,充分了解當地的民風、民俗及生活習慣,尊重當地群眾的生產和生活,妥善處理與當地群眾的關系,避免與當地群眾發生沖突,為項目開展創造有利的外部環境,確保工程實施。在居民區附近施工時盡量不在夜間施工,避免噪聲影響當地居民正常的生活和身心健康。 遇到政策處理問題,及時與上級主管部門及公安機關取得聯系,請求幫助和支援,不野蠻施工,確保工程正常實施。 6.3環保要求嚴格按國家和地方政府有關規定及設計要求做好環保、水土保持工作。開工前詳細探測地下管線,做到管線先遷移后施工,確保地下管線安全。維護自然生態平衡13、的措施:保護當地自然植被,采取措施使地表植被的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合理規劃施工用地,盡量控制或減少對土地資源不必要的破壞。7.成品保護措施;(1)建立工程成品防護的組織機構。項目經理部根據架子隊的工程施工范圍,建立由項目經理部、架子隊、作業班組組成的三級防護體系,并將成品防護責任落實到人,實行定人定崗防護,從而建立半成品、成品防護責任制度;(2)施工過程中,對重點工程和關鍵部位的防護實行跟蹤監控,并實行交接班驗收制度。施工結束后,對半成品、成品的防護實行日巡查制度。如發現工程有損壞或丟失等異常情況,應及時向工程防護責任人匯報。(3)工區和作業班組應根據項目制定的防護措施對過程成品進行有效地防護,使過程成品的防護處于受控狀態。對重點部位和關鍵工序的防護采取專人巡護、隔離、封閉、搭簡易棚等方式;8.附件。技術交底簽到表技術交底簽收表序號姓名工種日期備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
CAD圖紙
上傳時間:2024-07-25
15份